一些作家经常犯这样的毛病,写个人、历史、情感等题材,怎么写都好,活色生香,游刃有余。但是,一旦表现的内容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立刻就忘掉了自己的作家身份,忘掉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将自己变身为政治宣讲者、政策解读者,概念化、口号化随之而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这一问题始终存在。说到底,这是对文学独特存在方式的放弃,是对文学基本规定性的忽视。这就提醒我们,今天的文学要想书写中国梦,必须找到和坚持文学的独特表现方式,通过优美的语言、诗意的笔触、丰满的形象,传递温暖、感动、激情、力量,让梦想在心灵深处找到安放之所,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建起精神的桥梁。 因此,中国梦不应该被处理成一个简单的政治口号。它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个体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它可以驻足在一个企盼的眼神中,也可以融化在一声嘹亮的歌唱里,它可以是一个少年的出门远行,也可以是一个老者的翘首遥望。梦想,唯有具体而生动,才具备指引我们前行的力量。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除了思想之深刻,还必须化无形为有形,将深刻的思想意象化、感性化、审美化。这既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它的独特优势。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梦想进发的途中,文学能否发挥独特作用,实现独特价值,关键正在于此。 文学梦也是中国梦 张江:文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历史上,中国以唐诗宋词享誉世界。今天,中国文学需要重新起航,以更加辉煌的成就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这一梦想,属于文学,也属于整个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 杨剑龙:关于文学与中国梦,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文学梦也是中国梦的内容之一。文学是一种精神创造物,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理解,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的提升,既包含经济硬实力,也包含文化软实力。就此而言,让中国文学光荣绽放,在世界舞台展示它的华彩,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也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事实上,自从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之后,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就告别了单一的自我参照,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成为共同的梦想。中国文学自然也不例外。纵观历史,中国文学历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且不说《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也不说唐传奇、元杂剧,就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以及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老舍、巴金、曹禺等人的创作,都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学活跃度的增加和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走向世界”更是成为中国文学的强烈愿望。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即便是莫言、余华、麦家这样的作家,虽然海外知名度较高,但与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在中国的影响力还不能相比。最直接的体现是,中国作家对外国作家的学习和摹仿相当普遍,外国作家学习和摹仿中国作家却非常少见。如何让中国文学重返辉煌,再谱华章,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 张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只有与国家和民族同声共振,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最大程度地彰显它的价值和意义。在恢弘的历史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淘汰和淹没。当前,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就是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让梦想的愿景尽快化为现实的美景,文学在其中大有可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