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巴金晚年写《随想录》忏悔(2)

巴金晚年写《随想录》忏悔(2)

时间:2014-11-27 10:10来源:北方新报 作者:吴双
由巴金的侄子李致所著的《四爸巴金》,记录了李致与巴老70多年的交往。书中的回忆文章情深意切,朴实感人,使人从中看到巴金做人、做事、做文的高尚人品。《巴金家族史考略》的出版,则填补了巴金家族史研究的空白

  由巴金的侄子李致所著的《四爸巴金》,记录了李致与巴老70多年的交往。书中的回忆文章情深意切,朴实感人,使人从中看到巴金做人、做事、做文的高尚人品。《巴金家族史考略》的出版,则填补了巴金家族史研究的空白。

  作品

  巴金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灭亡》(20世纪20年代)

  1927年7月,留学法国的巴金肺病加重,也因为手里的资金紧张,他从巴黎搬到了向东一百公里的小城沙多,在那里他翻译了克鲁泡特金《伦理学》,写完了小说《灭亡》。严格地说,《灭亡》是一名以“社会运动者”为角色的文人寻求出路的挣扎之作。

  1928年10月,《灭亡》被叶圣陶发现,发表于《小说月报》,巴金还不知情,他正从沙多回巴黎再回马赛,打算按他到法国的路原路回国。因海员工人罢工,他在马赛滞留了12天,住在海滨的美景旅馆,整天阅读左拉的小说和看电影消磨时间。

  激流、爱情三部曲(20世纪30年代)

  1931年后约一年半时间,巴金一直处于闭门写作状态,写了80多万字10本长短篇小说。大哥李尧枚一直是他最重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柱,大哥自杀后,他的激流三部曲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每周送往连载小说的《时报》的稿子足10天之用。

  30年代上半期,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和随后的爱情三部曲的时候,国内文化界主导的力量是左翼文艺运动。而巴金在那个时期和左联领导人几乎没有什么接触,这主要是巴金长期以来有不愿参加严密组织的性格,他也不太关心文艺界的分歧。但巴金还是有倾向的,他基本上站在鲁迅这一边。

  《寒夜》(20世纪40年代)

  1942年,巴金开始以民国路的房子为背景构思《寒夜》。他想在这篇不同于以往的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一些痛苦不堪的小人物。这和他一直以来充满理想、反叛和拷问的作品迥然不同。1945年5月21日巴金回到上海,开始把构想中的《寒夜》变成文字。他的好友索非夫妇、黎烈文、马宗融、毛一波都陆续到台湾去了。巴金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揭露抗战胜利前夕大后方的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处境。他在《寒夜》的结尾里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随想录》(20世纪70~80年代)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1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30篇编为1集,共出5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8年。写完这部全长42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