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作家哲夫:书评中的批评正在消失 许多批评家堕落(2)

作家哲夫:书评中的批评正在消失 许多批评家堕落(2)

时间:2014-11-25 14:33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周怀宗
北京晨报:批评者迎合商业化炒作模式的现象也屡屡引起注意,对于批评者来说,应该怎么做? 哲夫:抵御商业化侵蚀,不是批评家个人能够做到的,而是社会的问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如今再加上金钱社会,个

  北京晨报:批评者迎合商业化炒作模式的现象也屡屡引起注意,对于批评者来说,应该怎么做?

  哲夫:抵御商业化侵蚀,不是批评家个人能够做到的,而是社会的问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如今再加上金钱社会,个人很难抵挡种种社会的影响,如果坚持,可能就生存不下去。逼得批评家不得不从俗,不得不迎合市场,这不能怪批评家。就好像那些食品添加剂一样,都是科学家做出来的,但是能怪科学家吗?不能,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提倡这些东西。

  如何拯救书评

  北京晨报: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寻找拯救书评的办法,比如说更多的专业性,更多专业的学者、专家能够从事书评,是否能够改变书评业中的问题呢?

  哲夫:这其实是一种伪问题,从事批评的未必是专门学批评的人,作家、学者等并非学批评专业的人,往往会写出非常好的评论,而只是学评论的,会一大堆专业的名词,反而缺乏独特的思想的话,也写不出来好的评论。因此,可能任何人都能写出好的评论文章,关键在于,社会是否提倡那些真知灼见的评论,是否给这样的批评发表的空间。

  北京晨报:也有人提出,一个好的评论家共同体,可以提升评论的质量,坚守评论的价值,乃至争取评论家的权益等,这对书评的改善,是否有益呢?

  哲夫:可以理解,但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评论家是有个性的,是个体劳动者,评论也是个人化的创作,正是这种独立的个性,才能产生更好的作品,鲁迅是最好的批评家,他之所以非常早就能写出许多好的文章,和他独立的经济、生活,独立的思考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共同体固然要比个体的力量更大,更易生存,但是也会有反作用,共同的价值很可能使得评论家失去独立的思考,反而出现很糟的结果。

  给书评留一片空间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改变书评的现状,有没有什么具体可做的事情?

  哲夫:在商业、利润、码洋高于一切的时代,一切取决于市场的占有情况,出版社出一本书,不管好坏,请学者、专家、批评家来,大家约定俗成地说一番好话,恨不得让全部的中国人哄得都说好。这样的情况下,作家不得不放低姿态去迎合市场,评论家更可怜,只能跟在作家后面爬行,为图书做注脚,跟在炒作者后面,成为了包装和炒作的工具。而严肃的批评则没有存在的空间。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有很多文学批评的刊物,都在市场的大潮中悄无声息的消失了,批评没有了发表的平台和空间,只剩下炒作还在喧嚣。我想,应该为文学批评保留一点儿空间。事实上,对于当前商业化过度的问题,很多时候政府也无力左右,但是我想可以提倡,给严肃的批评提供一些宽松的环境,让那些认真思考的批评者,坚持批评底线和价值的人,有一个可以发表的平台。当然,这种提倡并非以前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因为文学是多元的,我并不赞同清一色的价值,但是宏观上提倡一些正面的、和公序良俗有关的价值,也没有问题。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未来的文学批评会是什么样的?

  哲夫:文学批评今天的尴尬,是整个社会的原因,批评界无力左右这一切,评论家也无法对抗商品大潮,因此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是水漫金山,泥沙俱下。但是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底线也会慢慢回来。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哲夫:著名作家。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