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士人”高仓健唤起中国人的道德旧梦(2)

“士人”高仓健唤起中国人的道德旧梦(2)

时间:2014-11-25 11:44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许子东 于一爽
凤凰网文化:所以大家到底怀念什么? 许子东:我觉得高仓健的去世给了中国人的一个怀念的空隙。这个怀念是有几方面的,第一个是怀念那个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天回过头去看,那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家对过去

  凤凰网文化:所以大家到底怀念什么?

  许子东:我觉得高仓健的去世给了中国人的一个怀念的空隙。这个怀念是有几方面的,第一个是怀念那个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天回过头去看,那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家对过去时代真的是不能忍受,所以当时一个说法叫“新时期”,对新时期充满了憧憬,那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情况就是老百姓的意愿、知识分子的意见,跟执政者的意志三者几乎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其实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上有过,但是时间都不是很长的,那么这样的三者统一你就会觉得电影院放的,报纸看到的,在街上看到的,政府老百姓跟读书人想的全部在一起,可以想这个是多么怀念的一个时代。当时年轻人现在都已经中年老年了,他们已或者在掌权,社会是自己的重责,或者已经将近要退休了,社会变得陌生,不管怎么样,有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变化很多了,有的人自己变化不多,但是觉得社会已经变化很多了,所以他们各有各不同的理由来怀念那么一个对他们来说的青春时期。

  他们无法怀念60年代、70年代,因为那个年代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其他大部分人怀念出来是血和泪。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而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里边,高仓健又代表了他们梦的一部分,这是他们的一个怀念。

  第二个怀念是所谓男性的形象从以前,从赵丹、孙道临、王心刚一直到唐国强都是那个帅男的路线,男一号都是帅哥。审美疲劳了,太多漂亮小生了,所以高仓健出来出现让大家耳目一新,就是那种硬汉,不是帅哥,沧桑,忍辱负重的一种形象。这种形象现在又被新的浪潮替,现在人们一边在消费小鲜肉、小时代,当然又怀念这么一个高仓健的时代,所以前面一个是文化层面上的怀念。所以第二个是感官审美上的怀念,尤其是现在去问中年妇女,她们还会说记得她们当初少女的时候怎么喜欢高仓健的这种形象,这个其实也是审美观念的变化,包括对性别革命的一些变化。

  当然再假设一层,还有第三层怀念,第三层怀念就是目前的社会大家不管你是哪一个派别,左也好、右也好,你是掌权也好,你有钱也好,没有钱也好,几乎一个共识是很多人都觉得目前的道德观念上,出现了新的大家理解不了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从郭美美,从什么一个供水站的局长可以贪污一亿……对于这些现象,就事论事,大家的答案是很不一样,有的人说这个是因为他们不爱国,呲必中国,有的人是认为这个都是改革不够等等,但是在这些不满的情况,其实大家可能有一个相对共同的怀念,就是怀念张艺谋所说的“士”,就是怀念一种君子的姿态,既是中国古代文化里边的精华,也是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的绅士风度,gentleman,是一个敢于承担的道德姿态,字面意义上的“克己复礼”。无形当中高仓健这个形象给了大家一个机会。说实在话,中国很多有名的演员去世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所以高仓健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过去,代表了政治上的无奈,代表了审美上的旧梦,也代表了一种道德精神的怀念。

  凤凰网文化:“士”具体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许子东:说“士”这个东西在日本得到了保持,这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日本的特产是武士精神。比较有礼貌的士的风度,也是文化大革命把这些东西真的毁了。高仓健塑造的形象态度,非常符合我们的一些怀念的一些梦想。或者也只是一种文化上距离产生的美。但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中国其实要保持的,还不只是“士”的身体形象态度表情,更应是“士”的精神节操风骨底线。

  “都教授”固然甜腻 高仓健也并非全部

  凤凰网文化:您提到的审美和精神是一去不复返,还是依赖某种社会条件会再度循环?

  许子东:我不能预测未来,但是我想如果社会发展得好,这种审美观念应该是多元发展的,它应该是大家各取所需的,他不应该是一派压倒一派的。当然现在大家都喜欢都教授,个个都搞成头发盖着前额了,就这样穿着个小西装,很多人喜欢。那么像《小时代》这种。有人把它归结为女性看男色,说起来还是个革命,以前只有男性可以对女性审美带着情色,现在女性也倒过来看你的男色,可以吗?也可以。但是我觉得也有后革命、后现代文化“去英雄化”的背景。

  讲得再实际一些,也是国际化文化工业甚至服装潮流的影响,文化工业必然跟风,现在意大利大牌服装男模好像也都是消瘦、中性甚至同性恋范儿。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多元的文化,我觉得男人潮流也应该是多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现在票房也大了,整个市场也大了,容纳得下各种不同的流派。说实在话要是都是都教授固然是很甜腻,但要是都是高仓健这样,那也闷得慌。

  凤凰网文化:这个东西会不会是一种比如说新的庸俗,关于七八十年代的怀念太多,主观太多?

  许子东:没有怀念是客观的,怀念都是主观情绪,但是你说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怀念多了,我看不到。怀念七十年代,可能有人是在怀念文革,或者完全不知当年情况,或者当年就是革命得益者,或者也因为对今天穷富现实不満。但怀念八十年代,讲的改革开放是对文革的坚决否定,中国经济从此高速增长。正好是不一样的东西。怀念高仓健的人大概不会怀念红卫兵热泪盈眶在天安门广场被接见。

  许子东: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时亦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