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鲁迅笔下"害死"和珍的校长 晚年护乡邻遭日军杀害(2)

鲁迅笔下"害死"和珍的校长 晚年护乡邻遭日军杀害(2)

时间:2014-11-24 09:12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扬子晚报
随后,学生用封条封了杨荫榆的办公室,并派人把守校门,杨荫榆只能另找地方办公。再往后,学生冲出了校门,周作人、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等7人在《京报》联名支持女师大学生。 当年7月,学校放暑假,一部分坚持斗

  随后,学生用封条封了杨荫榆的办公室,并派人把守校门,杨荫榆只能另找地方办公。再往后,学生冲出了校门,周作人、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等7人在《京报》联名支持女师大学生。

  当年7月,学校放暑假,一部分坚持斗争的学生决定留校。杨荫榆开始采取强硬措施,以修缮校舍为名,令全体学生搬出,并解散学生自治会,解散大学预科甲、乙两部,国文系三年级和教育预科一年级。王淑芳在文中称,学生不从,很快又来了其他学校的“援兵”。8月初,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师大,并有巡警进入,以断水断电驱赶学生。学生拼死护校。

  1925年8月4日,杨荫榆在《晨报》上发表了《辞职感言》,“矢志以女子教育为职责,毁之劳怨,所不敢辞……维持之于今日者,非贪恋个人之地位,为彻底整饬学风计也”。

  杨荫榆黯然离开北京前往苏州投奔二哥,也就是杨绛的父亲。当年8月中旬,章士钊作出了再次激化矛盾的决定——停办“女师大”,在原址上重新成立国立女子大学。8月22日,章士钊指派50名警员驱赶学生。坚守学校的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拖出校门,当局强行接管学校。

  1926年爆发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等学生惨死于段祺瑞政府的枪下。当时,杨荫榆已离开女师大半年多。

  不屈义士

  保护乡邻激怒日寇 被抛进河里射杀

  杨荫榆到苏州后继续从事女子教育,还倾其所有开办了“二乐”女校。

  据杨绛先生回忆,1937年,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杨荫榆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对方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帮四邻要回被抢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杨荫榆家。

  见杨荫榆日语流利,日本人请她参加“维持会”,遭到杨荫榆的断然拒绝后,遂对她动了杀机。1938年1月1日,两个日本兵到杨荫榆家,把她哄出门。走到一座小石桥上,一个兵突然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杨荫榆在水中挣扎,日本兵又连发几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后来一个木工把水里捞出来的遗体入殓,但临时凑合的棺木太薄,家属领尸的时候,已不能更换棺材,也没有现成的特大棺材可以套在外面,只好赶紧在棺外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1939年,杨荫榆和杨绛的母亲同日下葬。“我看见三姑母的奇模怪样的棺材,木板是仓猝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研究者薛镇歧和王淑芳都承认,面对学生运动,杨荫榆不当地采取了强硬措施,“在那个背景下,任杨荫榆有天大本领,悲剧也难免”。几十年来,如杨绛先生言,“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