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大学生投毒事件引关注 学者:不能仅培养应试学生(2)

大学生投毒事件引关注 学者:不能仅培养应试学生(2)

时间:2013-04-23 18:29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周怀宗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败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组织很难自由地去举办自己想办的活动,这和学校本身的行政化等有关。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熊丙奇:复旦大学投毒案只是一个极端的个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败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组织很难自由地去举办自己想办的活动,这和学校本身的行政化等有关。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熊丙奇:复旦大学投毒案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这样的极端个案,在我国大学反复上演,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不真正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
  
  而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说到底是要关注每个个体的个性、能力与素养。推进这样的教育,首先需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引导、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同学当竞争对手的教育,最终异化同学关系,甚至制造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有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紧张是制造大学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需要改变灌输教育模式,在教育中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像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不是一两次讲座、灌输就可以根本解决的。
  
  北京晨报:有观点认为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那该如何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呢?
  
  熊丙奇:现代大学的办学基本理念应该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术自治、学生自治。其实学生自治有两个作用:第一,代表学生自己、维护学生的权益;第二,学生通过自治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组织很难自由地去举办自己想办的活动,这和学校本身的行政化等有关。可以说,学生组织已经成了学校行政化的一种延续。对于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来说,学术研究、课题、经费等才是真正被重视的,而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则并不是重点,这也是老问题了,但却总是难以真正被改善。
  
  解决之路为何撞到墙上

  
  所有的解决之路,最终都撞到了评价体系的墙上,撞到了既得利益的墙上,撞到了权力的墙上。
  
  北京晨报: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问题难以得到改变呢?
  
  熊丙奇:我们一直在谈教育改革,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都找到了,但是这些办法往往都变成了没办法,所有的解决之路,最终都撞到了评价体系的墙上,撞到了既得利益的墙上,撞到了权力的墙上。当然,另一方面,许多学者、老师甚至学生家长也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关注学生心理、情感、思想,关注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培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道德的认同等,并且开设各种相应的课程。但是这些都只是局部上的调整,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
  
  北京晨报: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呢?
  
  熊丙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扭转教育的功利化。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倡导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只有倡导多元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才能让他们有完善的人格。而不是以扼杀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为代价,让他们变为只会应试,却没有想像力、创造力。此外,我们目前评价学校的标准包括就业率、考研率、本研比、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所以只有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才能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
  
  晨报记者周怀宗
  
  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著有《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步入大学》、《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等。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陈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5-12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