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学”(2)

“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学”(2)

时间:2015-01-07 13:55来源:凤凰城市 作者:王雪婷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宁夏,已经架设了空中丝绸之路和互联网丝绸之路,打造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地区的门户枢纽,建设面向阿拉伯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也被扩建,银川至迪拜的国际航线已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宁夏,已经架设了“空中丝绸之路”和“互联网丝绸之路”,打造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地区的门户枢纽,建设面向阿拉伯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也被扩建,银川至迪拜的国际航线已开通,并与阿联酋签订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数据处理等信息业务协议。显而易见,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地区的门户枢纽,是宁夏的未来方向。

  同为“战略支点”,青海低调宣传。年内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和兰新高铁全线通车的事实却将青海高调地推向了高铁时代。此外,“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暨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和“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毯展览会”也证实了青海积极开拓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努力,实现了今年1-10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增速高于全国20.6个百分点的目标。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在2014年迎来了良好的开局。亚欧博览会举办、霍尔果斯县级市挂牌成立、兰新高铁全线贯通、乌鲁木齐新机场加快建设、“丝路产业”推动、高水平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等,让新疆人对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信心满满。但即便如此,今年1-6月,新疆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6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的数据也说明,新疆的边贸任重道远,能否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还是未知数。

  与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西北五省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同样位于西部的西藏自治区。尽管今年1月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依托藏青工业园,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至今除了一纸表态,没有任何实质性推进。当然,似乎不该感到意外,毕竟“世界屋脊”和丝绸之路的关联究竟在哪里还不甚明朗。

  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地区的高级官员们需要回答更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定位的差异化。以广东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就有广州、汕头、深圳、惠州、湛江、东莞、江门等城市陆续表态参与,其中多数城市都溯源历史,证明自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无独有偶,争夺起点的现象在福建省更为严重。究竟谁是起点,一时间没有定论,继而各地纷纷转向枢纽、节点的称号。纷纷攘攘的自我定位,可谓“一地鸡毛”。

  除了上述将“一带一路”战略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省市,最高官员同样表态的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内蒙古、湖南和澳门等7个省级行政区,也在“融入”上各出奇招。黑龙江、内蒙古分别提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积极拉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关联似乎不大的安徽省主打“援疆”牌;澳门表示,要以旅游业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湖南省则凭借“长沙-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跻身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尽管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给其定位的逻辑匪夷所思——“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担负着打造‘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一带一路”建设和多双边自贸区战略、提高国际规则话语权和制定权,共同构筑了2014年的中国经济外交。

  据凤凰网“寻路中国”工作室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意大利、斯里兰卡在内的30个多家和地区的元首或首脑,已经明确回应“一带一路”。其中,白俄罗斯、马尔代夫等13个国家“积极评价”或表示“高度赞同”;埃及、乌克兰、斯里兰卡等11国表示“愿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4个国家认为,有合作机遇并能获益;新加坡和韩国则表示“正在考虑,打算合作”。

  30国之中,除了澳大利亚和马耳他,其他28国元首或首脑对“一带一路”的表态,均发生于年内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的会面中。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人共出访11次,70天的行程遍布26国,其中先后两次出访俄罗斯和德国。此外,作为数场国际会议的主场外交东道主,二人在国内会见多位来访的国家及地区领导人。

  尽管中领导人如此蛮拼,表态的30个国家也的确几乎涵盖了“一带一路”所途经的区域,然而,印度却不在其中。

  今年7月中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南亚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进行国事访问,重中之重是印度。国际媒体也早已注意到习近平访印的重要性,《金融时报》撰文称“习莫会将推动中印关系解冻”。

  毋庸置疑,无论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是搭建中国同南亚未来合作总体框架,都离不开印度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不仅能表明印度对中国逐步进入南亚的态度,也能够表明中印之间的战略互信程度。

  尽管印度的主流媒体《经济时报》刊文称,“印度政府应重视中国政府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无论对于印度,还是其他国家,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机遇”,印度新一届政府至今未做出正面回应。

  不排除的可能性是,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内容不详,印度不愿贸然支持。因此,以印度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态度,可能将是下一个年度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

  前瞻2015:“一带一路”规划或将出台

  坊间普遍预期,2014年的几次重要国家级会议期间将会发布“一带一路”国家级规划。然而,从中国高层密集研讨“一带一路”规划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将在2015年全面铺开,相对可操作性的方案或将在明年年初出台。

  “一带一路”涵盖范围较广,除了上述政治层面的关注,根据本年度的行业发展状况,预计2015年或将在交通、金融、经贸、文旅等领域率先破局。

  交通带动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2014年,随着中欧班列雨后春笋般发展、泛亚高铁、中亚高铁、欧亚高铁、中俄加美等世界级的高铁“出海”以及兰新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进入了升级阶段。相应地,中国各沿线省份也正在聚集外资和产业,促进内陆加快融入全球分工。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