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有机奶“名不副实”:高端光环下更多是营销概念(2)

有机奶“名不副实”:高端光环下更多是营销概念(2)

时间:2015-09-01 11:16来源: 新京报 作者: 郭铁 李婷 徐亚辉
而福成有机牧场里的美加力脂肪酸钙,其主要成分含蒸馏脂肪酸、水、氧化钙、抗氧化剂,属化学合成添加剂。记者在有机动物养殖中可以使用的物质列表里查询,并没有脂肪酸钙和氧化钙,其抗氧化剂也属明确禁止使用的成

  而福成有机牧场里的美加力脂肪酸钙,其主要成分含蒸馏脂肪酸、水、氧化钙、抗氧化剂,属化学合成添加剂。记者在“有机动物养殖中可以使用的物质”列表里查询,并没有脂肪酸钙和氧化钙,其抗氧化剂也属明确禁止使用的成分。

  另外,在普瑞纳奶牛干奶期精料补充料中,有目录规定外的化学成分硫酸铜。新京报记者以购买饲料名义询问生产商农标普瑞纳(廊坊)饲料有限公司配方部人员,对方称“普瑞纳系列精料都不是有机的。普瑞纳奶牛干奶期精料补充料含有豆粕和硫酸铜,如果做有机奶,这两种成分是不能加的。而销售给福成的饲料是含有豆粕和硫酸铜的。”

  此外,福成五丰燕郊乳制品分公司某销售经理称,福成有机牧场一厂每天给蒙牛提供生乳30-38吨,用于生产“特仑苏”。

  8月31日,福成五丰燕郊奶牛养殖分公司总经理李瑞彬向新京报记者说,其两个有机牧场每天产有机原奶80-90吨,自用比例10%,剩余90%供给数家大型乳企。

  依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的消息,2014年巴彦淖尔有机奶产量17.5万吨,占全国有机奶产量一半以上。若全国有机奶产量按年35万吨、福成有机牧场日产有机原奶85吨计,福成有机奶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86%。

  李瑞彬还称,“像脂肪酸钙、非有机认证的豆皮、奶牛干奶期精料都是不能用的,如要用,比例不能超过5%,且须是有机认证。”记者将在牧场看到脂肪酸钙、干奶期精料的状况询问李瑞彬时,他称“正派人去查”,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具体回应。

  疑点3

  有机奶认证:审核员“事多” 企业可换人

  尽管在牧场生产环境、喂养过程都存疑点,但福成五丰从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到牛奶加工,均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权的有机产品认证。其中,奶牛养殖基地还是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认证的“有机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农业部的“奶牛标准化示范场”。

  王城称,“很多老外参观,我说我们这个是有机牧场,老外就很怀疑地看着我们——怎么是有机的呢?我说我们有证(有机认可)。”

  新京报记者咨询多家认证机构了解到,申请有机牧场认证并不容易,从土壤、水、种植、饲料、防疫,到生产、包装、运输等各环节都要保证有机。然而有机牧场生产链条较长,仅饲料辅料就涉及近十种,企业几乎无法做到完全自产。而买入有机材料就意味着问题又回到原点:有机原料是否能真正做到有机?

  北京中质环宇认证咨询中心技术人员透露,其认证的有机企业中,10家有三四家确实是严格按照有机标准做的。但“还是有空间的,这个我会告诉你方法和原则,毕竟这个事存在风险,万一检测出来有问题,发证机构和你一起承担风险。”

  认证中是否有操作空间?北京食安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人员称,“我们跟认证中心合作多年,老师(审核人员)比较固定。总体来说,没太多事儿,但企业也不能太过,肯定会让过。”而企业如果觉得审核员“事多”,当时就可提出换人。

  “申报多少头牛,就要对应多少吨奶,申报数量可以等合作后再细化,产量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北京中质环宇认证咨询中心技术人员说。

  乳业专家王丁棉曾称,“中国有机认证很随便,有些企业花点钱就能拿到有机证。有机概念流行,但起步开局不好,造假的多、冒充的多,拿有机概念做广告的多,真正做到有机难。”

  ■ 行业延伸

  有机奶成乳企“救命稻草”?很难

  尽管有机奶的生产、认证存在上述质疑,但在国内乳粉市场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乳企还是纷纷扎堆挺进有机奶市场,并被视作眼下的“救命稻草”。

  然而在业内专家看来,掣肘有机奶市场大步发展的奶源基础依旧没有解决。从长远看,价格下行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靠婴儿奶粉赚钱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

  布局 乳企扎堆开辟有机奶

  最新发力有机奶粉市场的企业是广州合生元。今年8月中旬,合生元半年报对外透露,“集团计划开发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幼儿食品产品,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

  在随后的香港业绩发布会上,合生元主席兼行政总裁罗飞证实,其新收购的美国有机品牌是Healthy Times,据称这是一个自1980年起经营并拥有强大历史传承的美国有机品牌,在北美洲、亚洲均有销售。

  而在6月5日,蒙牛发布“0污染”的瑞哺恩有机婴幼儿奶粉,号称是目前中国第一款“欧洲奶源、国内生产”的有机婴幼儿奶粉。

  此外,深耕有机奶粉市场7年之久的澳优乳业最近对全球有机奶粉供应商诺帝柏欧追加了投资。早在2008年,澳优推出“能力多”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到2014年“能力多”销售额达8000万元。

  在有机液态奶领域,以“沙漠全程有机产业体系”为卖点的圣牧高科去年7月赴港上市,其2014年财报显示销售收入2132.4万万元,增幅达86.4%,其中有机原料奶的销售占比增长至63.5%。

  让乳企对有机奶趋之若鹜的一大动因,在于其高毛利率及尚未完全开发的国内市场空间。公开数据显示,在有机奶产业发达的奥地利、法国、德国,有机奶粉市场占比已达30%,而国内无论是有机奶粉还是有机液态奶,市场占比均只有1%-3%。

  乳业分析师宋亮称,有机奶粉毛利率通常要比普通奶粉高出30%-40%。几年前出现的第一次有机奶热潮中,一罐有机奶粉被炒到500到700元。这种差价海外市场也有体现,“在美国,1升牛奶大约1.2美元,1升有机奶往往要十几美元,普通奶粉与有机奶粉的差价也如此”。

  焦虑 有机奶被视为“救命稻草”

  有机奶热的背后,难掩国内乳企的集体焦虑。

  随着各大乳企今年半年报的陆续发布,国内乳粉整体颓势逐渐显现,集中体现在乳企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

  合生元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前6个月的收入及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10.3%及34.4%。澳优乳业上半年业绩同样下滑,销售收入9.12亿元,下降2.6%;净利润4050万元,下滑24.3%。贝因美的年中数据更为严峻,净利润亏损达1.02亿元,下滑195.51%。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