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傍上名人,制造“名人效应”外,傍名企、傍财团、标榜高昂的注册资本、登陆资本市场等手法,也是 P2P平台提高知名度的手法,不过这其中也隐藏着陷阱和危机。12月17日,杭州一家P2P平台源本财富老板跑路。据了解,这家杭州源本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今年10月31日刚刚登陆资本市场,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是否挂牌交易,与平台本身风险大小并无直接关系,主要还是看平台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此外,上述业内人士同样提醒投资者,不要迷信平台官网的注册资金,要去工商局登记系统查一下平台的实缴资本。不少平台注册资本写的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实缴资本仅仅100万元。 盈利模式不清 发假标?自融?非法集资?诈骗?这是不少投资人对中汇在线的质疑焦点。事实上,该平台的盈利模式一直备受争议,而这也是目前不少平台的通病。 以票据业务为例,目前,市场上开设有票据业务的平台主要有阿里金融的“招财宝”、新浪微财富的“金银猫票据”、民生电商推出的“民生易贷-E票通”等几十家。开通票据融资业务的P2P平台呈现出的共同点包括,开出票据业务的平台投资利率一般为年化6%~11%,金额普遍在100万元以下,期限在半年以内。问题平台中汇在线的借款标类型就主要有票据质押、企业过桥贷款、企业信用贷款。而中汇在线的P2P票据理财产品清一色18%的年化收益率。 正是基于此,有投资人进一步指出,以票据业务为主的金银猫,承兑汇票质押类产品的年化收益在6.8%~8%,再结合银行和民间贴票公司的贴现利率,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业务模式的利润空间确实非常小。但是,同样是做承兑汇票质押的中汇在线,能给出年化18%的收益,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4月,就有不少人对中汇在线的盈利模式提出质疑。今年1月25日,有投资者在网贷之家论坛发布《解密中汇在线借款模式作假》的帖子,对中汇在线票据业务给出的高利率提出了质疑。 当然,中汇在线对网上的质疑也予以了“不客气”的回击。该平台运营负责人潘春雨发布的回应帖《中汇在线发标真相曝光》目前点击量也超过1万。 中汇在线靠什么盈利?该平台给出的答复是:对于目前中汇在线银承的业务,平台本身不是做传统的意义上银票的直贴业务,中汇在线通过质押方式收取的银承票据不作直接贴现,是再通过银行的业务途径进行质押,帮助企业融资赚取收益,所赚取的利润足以覆盖给投资人的利息。 洪自华告诉记者,在中汇在线备受质疑时,自己也应中汇在线邀请,去调研过该平台。不过,针对调研方关于平台盈利模式的询问,平台负责人支支吾吾并未作出详细的回答。 “以票据业务运营这种模式,实际上操作起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赚钱的,另一种就是造假。”洪自华说。“不仅是中汇在线,甚至有些比较大的平台,如果是以票据质押的,实际上也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也就是标的根本没有抵押物。” 据洪自华介绍,票据质押业务,在流通中存在着假票、克隆票、作废票据的现象,其仿制技术高明足以骗过专业辨识人员。对于这种问题票据,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去辨别。此外,问题平台往往还存在自融等行为,也就是说平台上的借款方是假的,投资者的钱去向不明。 一位接近中汇在线的内部人士透露,中汇在线所融资金一部分流向房地产项目,另一部分流向公司老板的妹妹。 专家支招应对策略 目前,由于P2P行业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该行业还处于鱼龙混杂的野蛮发展期。懵懵懂懂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认识,踩雷的概率非常大。 对于P2P未来法律上的完善,大成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肖飒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P2P行业发展还是要等具体的监管细则下来,才能从法律上进行完善。不过,她认为,未来P2P行业最紧要的是提高行业门槛。这里的门槛不仅仅是指平台的准入门槛,同时还要提高投资人的进入门槛,即要对投资者进行一定的教育,让投资者对风险等有一定的认识。 对于近期出现的跑路潮,肖飒律师称,目前这些跑路事件基本都属于刑事犯罪,主要被起诉为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不过她坦言,目前刑事犯罪也存在立案较难的情况。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要有30个被害人去报案、且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达到20万以上,然后提交银行打款记录等初步证据,就可以立案。但是,尽管被害人比较多,真正愿意乘飞机跑去报案的却非常少。”肖飒律师说。 对于中雷的投资者,肖飒介绍了目前维权的四种主要途径。首先,在跑路初期,可以采用商务谈判的形式。如果平台刚刚跑路,投资人就可以采用这种谈判方式,跟公司的留守人员谈判,看能不能挽回一部分损失;其次,可以利用与平台的借贷关系、合同关系,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过成本比较高,时间周期比较长;第三,如果达到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或者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可以提起刑事诉讼。由于刑事诉讼是公诉,所以效率高,花费少;最后,如果刑事诉讼比较难立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强迫行政机关对事件进行推动,即采取行政诉讼行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