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丛丛/制图
1. 央行两年来首度降息 房贷一族月供降低 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11月22日,央行两年多来首度降息。自明年起,房贷一族的月供也将随之减少。这为“房奴”一族减轻了些许压力。 本次降息之后,市民买房用的最普遍的五年期贷款利率,已由原先的6.55%降到6.15%。据悉,央行降息后,新签贷款合同的人,马上可以享受新利率,但根据相关政策和房贷合同,在降息前已经完成贷款合同的购房人,需要等到2015年1月1日后,才能享受调整后的低利率。 这意味着,100万元房贷办理20年期,等额本息法还款,贷款利率在降息前执行基准利率,月供为7485.2元,总利息为79.64万元;降息后同样执行基准利率,月供为7251.12元,总利息为74.02万元。客户每月还款额减少234.08元,总利息少5.62万元。 商报点评:又到了年尾,上班族都能拿到年终奖,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提醒您,可别着急提前还贷,尤其是之前拿到了7折房贷优惠利率的购房者,7折以后的利率只有4.305%,并不算高,而目前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都在5%以上,市民以这笔资金投资可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公积金贷款,调整后利率只有4.25%,比7折的商业贷款利率还低,就更不用急着提前还贷了。 2. 银行理财月末禁冲时点 产品收益率将平稳运行 经常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都总结出个规律,每到月末、季末、年末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会提高,所以这些投资者往往会把投资档期安排在这些时点。但是从9月起,事情似乎发生了变化。 原来,银行月末要接受银监会的存贷比考核,只有多吸收存款才能多放贷,不能超越存贷比75%的红线。为此,银行临近月末发售一些高收益理财产品,在募集期间,将这些钱充当一般性存款,以提高存贷的比例,这让理财产品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为了约束商业银行的存款“冲时点”行为, 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改变对于存款的绩效考评制度,增设存款偏离度指标,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以防止银行在月末、季末冲考核,出现众多资金“一日游”的状况。 商报点评:银监会的一纸明文让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将从过去季末时点突然上涨,转变为一定时段的“温和提升、平稳运行”的态势。作为投资者也应改变投资思路,明年仍有可能降息,面固定收益类品种收益率还有可能下降,投资者不妨选择长期的高收益品种进行投资,以提前锁定高收益。 3. 支付宝线下营销挑战银联 市场竞争充分消费者受益 2014年12月12日,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天,阿里集团通过支付宝线下营销事件,正式向银联宣战。根据支付宝提供的官方数据,“双12”当天,全国线下的近100个品牌约2万家门店参与活动,在12月12日当天使用支付宝钱包付款即可打5折,范围覆盖餐馆、甜品、面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个日常消费场所。 受到优惠活动的吸引,超市、便利店、餐馆迎来众多客流,超市和便利店货架被搬空,即使是大爷大妈也积极地学习移动支付。显然,这事继今年3月央行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后,支付宝启动的最大型线下推广活动。支付宝第一次大规模将线下实体商业纳入其中,培养更多用户线下移动支付的习惯,此举被看做是对银联的线下POS以及近场支付NFC产生较大的冲击。 商报点评:在牢牢占据了大部分线上支付份额之后,支付宝此次向线下支付发起冲击,野心昭然若揭。不过,支付宝要成为第二个银联还有许多场硬仗要打。因为银联背后的强大后盾是整个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难以撼动。但是市场如果能够充分竞争,受益的却是消费者。 4. 沪港通提振股市信心 股民笑谈满仓踏空 中国股市在沉寂三年之后,今年终于迎来了生机。经过了半年多的准备,今年11月17日,香港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沪港通业务。 数据显示,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沪指和深指开始迎来一波小牛行情。自11月17日以来,上证指数从2474.01点涨至12月26日的3157.60点,大涨了683.59点,涨幅28%。深证指数也从8283.80点涨至12月26日的10798.76点,暴涨2514.96点,涨幅30%。 与此同时,前期涨幅较大的中小盘股却出现大幅下跌,特别是创业板近期出现回调。不少股民只叹,大盘在暴涨,而自己满仓的股票却出现全线飘绿。 商报点评:沪港通的开始则是提振中国股市的催化剂。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以及银行等蓝筹股估值都过低,受到沪港通的提振,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临近以及各种利好的叠加,在券商、银行股的带动下,本轮股市出现暴涨。为何股民会出现满仓踏空的情况,大盘在涨、蓝筹在涨,但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小盘股却随着大盘股的上涨而进入了调整环节。 本轮股市的上涨主要还是靠政策推动,不过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虽然目前缺乏基本面的支撑,但是在政策的推动下,股市的“慢牛”仍可期。对于股民来说,还是应该更为理智,可以投入部分资金进入股市,但不应该有“卖房炒股”的想法。 5. P2P平台跑路不断 互联网监管思路明确 互联网金融本来是个大概念,“宝宝”们随着收益不断走低风光不再,而P2P成为了这一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焦点,很多投资人都开始进入这一高收益领域。但是焦点的原因却是由于“负面消息”缠身,2014年,P2P平台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跑路事件频发,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政策仍不明朗,模式发展争议不断,背景强大的平台也无法迅速做大,而近期的股市牛市表现更是引发了对P2P网贷替代效应的市场舆论。不少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就此打了水漂,虽然他们也开始借助律师的帮助,但是目前还很少有获得赔付的先例。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