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缺失:听诊器的温暖,止于患者却没传递给学生 “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Trudeau 医师的铭言超越时空,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提醒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而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高等院校课程淡化甚至忽略了医学人文的教育和培养,大部分医学高校甚至未开设医学人文方面的专业课程。医学人文教育的缺陷导致了医学生在大学这段“灵魂发育”的关键时期的人文教育弱化。 “为什么有些医生态度不好,收红包、害怕承担风险放弃手术等等,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医德教育的缺失。”迟宝荣告诉记者,欧美等国家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占很高的比例,中国则只是开设一到两门课程。婷婷说,老师在教授课程中,虽然也会告诉学生临床操作上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但并没有特别强调人文关怀这样的内容,“大概上过一门医学伦理课。” “很多老医生会把听诊器握在手上一段时间,保证给患者听诊时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最简单的人文关怀,但是他们只是自己做到了,却没有传递给学生。”熊思东表示:“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既未进行相应的人文社会实践,而且上级医生在带教中几乎都只重视医疗技术的传授和操作流程的讲解,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医学教育改革:让“白衣天使”的翅膀“硬”起来 “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学医,迫于就业压力、家庭观念等原因选择读医,读了7、8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医生,这反映出我们医学教育没有设置进入门槛,无法从中选拔对医学事业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办公室副主任帕尔哈提·阿布都热依木认为,在入行前,要设置一定的机制选拔出真正适合医疗行业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比如入学之初组织专家进行面试等。 “目前医学院校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课程之间以及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的课程缺乏有机联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改变医学院校教学模式,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吴明建议。 经费不足已经影响到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议中央财政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积极支持和培育地方医科高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孙涛表示。 医学教育是由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组成的连续统一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的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上海市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海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指导各地做好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尚红表示。 “就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我国医疗卫生的资源及体制而言,我们仍不能过分强调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应该为精英教育,但也不能麻木的放任医学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的大众教育。医学教育需要进行精雕细琢培养人才,但是目前基层缺乏大量医生,我们需要分层次进行培养,等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基本满足后,我们会回归到经典的医学精英教育。”熊思东认为。 迟宝荣提出:“如果医学教育不进行必要的改革,那么,我们以后面临的就不仅仅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是看病悬!”如何让“白衣天使”“展翅飞翔?”她建议:“医学生和医生仅一字之差,培养一个合格医生,高校的责任重大,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学生加强专业指导、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则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样,白衣天使的翅膀才能‘硬’起来。” 链接 1.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名单。试点内容主要是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和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综合改革试点,提升临床专业研究生质量。 2.2011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对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整体设计和系统部署,针对当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提出了五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和举措,并准备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改革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3.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为支持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央本级财政将把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71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上。 河南中医学院举行学雷锋活动,图为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内的老人们进行义诊。 新华社发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