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 >>“驱离艾滋男童”风波调查(2)

“驱离艾滋男童”风波调查(2)

时间:2015-01-06 15:28来源:南风窗 作者:本刊记者韦星发自四川
阿艳走后,一直没回家。直到坤坤4岁,她才回过一次。此后4年,她再次消失。后来,她也和阿奇分手了。 阿奇平时也只在春节,才偶尔回几天。但2012年暑假,坤坤摔了一跤,把眉梢摔破了,他的人生就开始了悲催之旅。

  阿艳走后,一直没回家。直到坤坤4岁,她才回过一次。此后4年,她再次消失。后来,她也和阿奇分手了。

  阿奇平时也只在春节,才偶尔回几天。但2012年暑假,坤坤摔了一跤,把眉梢摔破了,他的人生就开始了悲催之旅。

  在医院里,坤坤被检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罗文辉和阿奇反映后,阿奇反应平淡,“甩了他吧”。罗文辉懵了,阿奇说,“这娃不是我的,她妈妈和别人怀孕后,才和我结婚的”。

  罗文辉不是狠心的人。如果因坤坤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就把他甩掉,那40年前,罗文辉也会把阿奇给甩了。因为阿奇也不是罗文辉亲生的,他是随母亲嫁给罗文辉的。

  “当时阿奇过来,才两岁两个月。”罗文辉告诉《南风窗》记者,“但我对他比对我亲生儿子还好。”

  确实,已69岁的罗文辉,目前还在帮阿奇照顾坤坤,而他的两个亲孙子,他至今无法照顾。

  在村里,罗文辉口碑不错。这和他的出身有关,罗出身富农,那时候这样的身份不好。也因这样,罗文辉30岁才结成婚,而且娶了个“带着娃娃嫁过来”的妻子。

  因身份问题,罗文辉总是热心帮村民,如帮村民打灶台、修房子等,而且他从不收村民的一分钱。村民很感激他。从这个意义上说,村民即便讨厌坤坤,也不至于联名驱赶他。

  在被发现患艾滋病以前,坤坤曾读了一年半的幼儿园。读幼儿园时,坤坤无法静心学习,甚至“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的时候,书包不见了”。坤坤还很好动,喜欢打比他小的小孩,甚至用石头砸路人。其实,坤坤是患了多动症,但早期的治疗没跟上。

  得知坤坤患艾滋病后,很多小孩不和坤坤做朋友了,因为村民确实拒绝他们的孩子和坤坤往来。他们担心坤坤抓伤或咬伤自己的小孩,进而导致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染。

  没去上学的坤坤,像个野孩子。整天在山坡上、田野里,到处游荡。他还学会了偷村民的钱、手机和打火机等。

  “如今,我越来越老,他越来越大了。”罗文辉告诉《南风窗》记者,“我没有能力养他了,管也管不住了。”

  2012年,阿奇和父亲说“把他甩了”以后,就没再和家里联系。电话号码也换了,钱不再往家里汇。

  坤坤的父母失踪了,罗文辉又没有抚养能力。加上他喜欢四处烧山点火,甚至烧房子(其中两次点了自己家,一次点了组长黄成模的家),他还到附近的油井点火,幸亏发现及时没有酿成大祸。总之,罗文辉和其他村民都烦透了坤坤,他们觉得,坤坤的存在,是一颗定时炸弹。从内心里,他们确实希望坤坤被领走。

  傲慢与偏见

  “联名驱离”的新闻,帮助村民完成了这一愿望。

  事发后,“见多识广”的都市白领、知识精英和富于“批判精神”的网络达人,第一时间不断转发和批判村民的“愚昧与无知”,这些群体也在批判中,重塑了自我的存在感。他们从骨子里相信村民“肯定这么干(联名驱离坤坤)”。因为,这迎合他们关于“农民愚昧与无知”的偏见。

  但现实往往和他们想的不一样。事件的逆袭,让他们很受伤。

  不过,大规模的逆袭,恰发生在联合国表态后,于是“阴谋论”盛行—“联合国批评后,媒体开始说‘驱离事件’是策划的了”,这赢得了大批网民的附和。

  不管怎样,单从策划的角度来看,坤坤因此被关注,政府也更重视了。坤坤的未来,依稀看到了一丝曙光:在媒体疯狂报道的那一周,官员、爱心人士和媒体记者,一拨拨到来,他们给坤坤买玩具、买棉被、买吃的,同时带来了慰问金。还承诺要解决坤坤读书、生活和治疗的问题。

  但在那些天,同样不断上演的还有:当坤坤的面,罗文辉一次次重复着“不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是哪个”、“他妈妈肯定也是艾滋病”、“不晓得他父亲是不是艾滋病”等等。

  老人家说得口干舌燥,甚至忘了吃午饭。有时,说着说着,他就哭了。很多来看望坤坤的人,逐一和坤坤拥抱、一起玩耍,表达爱心……但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没有村民的参与。

  这样,书房垭村的那些日子,就成了:除当地村民以外,各个阶层都是临时参与其中。

  村里的广播还在不断重复着“艾滋病不可怕”的宣传,官员也在村民家门口塞进一大摞宣传艾滋病的小册子,但他们根本无心翻阅。

  早前,村民不完全知道“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母婴和血液来传播”。宣传过后,他们多少知道一些,但至今初衷不改:我们不会让孩子和坤坤一起玩的。

  记者问及原因,他们说“如果是你的小孩,你愿意吗”?这让记者们都悻悻然。

  12月23日,坤坤事件已过一周,记者逐渐退去,来看望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书房垭村,又恢复了宁静。

  但喧嚣过后,坤坤依旧无法融入村民的生活,他又回到了原本的状态。或许,孤独才是坤坤在这个村庄、在这个社会的本真。

  这是一种宿命。

  和关心坤坤的命运相比,村民更关心的是:“联名驱离”事件让书房垭村的村民形象很不好。

  村民罗文举说,“这事搞得好像我们农民素质就很低一样。”事件过了一周,村支书王树林仍难以抑制内心的不满。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