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基核力量主要由38架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幻影”-2000H战机构成。同时,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I、米格-29战机也可执行核打击任务,这些作战飞机主要携带的是配有核弹头的“布拉姆斯”空射型巡航导弹。 海基核力量则主要依靠由水面发射的“丹奴什”舰载弹道导弹和由水下发射的“萨加里卡”潜射弹道导弹。但是,“丹奴什”舰载弹道导弹的射程只有340公里、载荷仅有500千克,从而大大限制了其核威慑和核打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萨加里卡”潜射弹道导弹就不得不担当起核威慑和二次核反击的重任。 正因如此,作为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的海试成功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印度具备了从空中、陆地和海上发射核导弹的能力。印度海军官员曾经表示,一旦“歼敌者”号核潜艇入役,印度就将拥有第三种更加可靠、威慑能力更强的核力量投送方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之后的第四个完全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军事强国。 但是,印度要真正建立起具有威慑力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还需时日。特别是在以水下核力量为主体的海基核力量方面,即使“歼敌者”号核潜艇服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只是作为“萨加里卡”潜射弹道导弹的验证平台。而“萨加里卡”弹道导弹与其他核大国的潜射弹道导弹相比,不但射程太短,载荷也太小,还无法承担起二次核反击的重任。 尽管如此,印度仍然对“歼敌者”号寄予厚望,希望它以有效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为“印度洋控制战略”的有效施行提供坚强的实力保障。特别是盼望通过不断增长的核力量,提升印度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空军工程大学 王鹏)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