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视角 >>中国老师赴英“支教”一个月被“逼疯”?(2)

中国老师赴英“支教”一个月被“逼疯”?(2)

时间:2015-08-05 09:51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王璟
在这两天流传的关于此事的报道中就屡屡提及在节目中出现的中国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讲话,不让学生问问题的镜头,其实这也是把中国式教育妖魔化了。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在节目中我曾经确实因为纪律问题生气了,我正

  在这两天流传的关于此事的报道中就屡屡提及在节目中出现的“中国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讲话,不让学生问问题”的镜头,其实这也是把中国式教育“妖魔化”了。“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在节目中我曾经确实因为纪律问题生气了,我正在授课,有学生讲话不听讲,我请他不要说话,而这时有另外的学生说那我来问个问题吧,我当时请他先不要提问。其实这并不是不让学生提问,而是这个时候不要提问。”

  中国和英国教育究竟有哪些不同?

  英国孩子幽默有个性,家长没把学习看成唯一

  然而,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李爱云老师对中英教育差别也有自己的感受。“中国的孩子太规范,从小就被训练讲纪律,整齐划一地进行培养;而英国的学生更强调个性化,很真实。比如我们组织英国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都激情澎湃,连肢体语言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他们的视野开阔,切中要点。再比如英国孩子的幽默感也很强,比如课堂上讲关于锻炼的小故事,有一个女孩比较胖,别人建议她要锻炼,她就回答说:‘我每天都在锻炼,从沙发走到冰箱,从冰箱走到沙发’,风趣的回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让李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被批上课化妆的女孩。“其实这个女孩本性十分友好善良。我曾因为课堂纪律不好而不开心,她则下课了就主动找我,要和我抱一抱,逗我开心;在我们告别的时候,她第一个就哭了。

  “我们也开家长会,50个学生的家长没有一个缺席,这些家长很虔诚地听我们在说什么,并且进行交流。”李爱云老师告诉记者,英国家长和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也有不少差别。比如中国的孩子主要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会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甚至恨不得把能给的都提供给孩子;而英国家长并不这样,他们往往有几个孩子,他们也爱孩子,但并不会过多地包办;另外,中国的家长还是十分看中学习,而学习最集中的目的就是孩子今后能上个好大学,而英国家长也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尊重老师,但并不只看成绩,而是注重孩子自我价值的实现。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