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资源与需求的重新匹配。为适应全球华侨华人的需求,一系列创新正在华侨试验区萌动。 支持侨资外资和社会资本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试点人民币对新台币、新加坡元、港元等货币挂牌交易和直接兑换;探索区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需要一个现代的全球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跨境金融成为试验区产业创新的突破口。 尝试推行“绿卡”投资移民;设立专门的回乡证;吸引侨资和境外知名机构设立国际学校;建立华侨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工商注册、账户设立、法律咨询、人才落户等一站式服务……只有留住人心,才能使试验区成为全球华人的理想家园。 在多领域突破的同时,拥有特区立法权的汕头还着力以法治完善试验区的顶层设计。据陈茂辉介绍,汕头正在制定华侨试验区条例,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但专家也提醒,试验区切莫“等政策”。 “改革要允许‘试错’,试验才能总结经验。”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认为,“试验区就如同党中央、国务院给予汕头的一把‘尚方宝剑’。汕头要用好这把宝剑,大胆深化改革。” 只有勇于摆脱政策优惠的路径依赖,敢于突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障碍,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才能担负起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的历史使命。这是国家对华侨试验区的要求,也是海外侨胞的共同期待。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