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澳新两国朝野不同视角看华人 政客看重华裔选票(2)

澳新两国朝野不同视角看华人 政客看重华裔选票(2)

时间:2014-09-11 17:42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叶 涛 王 淼
对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由于国家政策、民众性格与历史传统等原因,华人在新西兰的融入程度明显更好一些。舒适的气候、丰富的资源,也塑造出新西兰普遍平和的民众心态。因此,在对待新移民方面,新西兰人表现得

  对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由于国家政策、民众性格与历史传统等原因,华人在新西兰的融入程度明显更好一些。舒适的气候、丰富的资源,也塑造出新西兰普遍平和的民众心态。因此,在对待新移民方面,新西兰人表现得更为大度与宽容。这种“大度与宽容”也体现在商业领域。无论是新西兰航空等大型企业,还是小到保健品、食品零售店,越来越多的新西兰商家看好华人市场,纷纷聘用华人销售人员或客户代表。《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到新西兰某品牌车的4S店,一进门前台经理就招呼华人导购来接待,而本来就站在记者面前的白人导购则主动退到一边。

  这些细微变化,客观上促进华人在当地的就业率,但又让华人背上“抢夺就业机会”的黑锅。实际上,在澳新两国,不少“资深”华人打工族都有体会,那就是“进门容易升职难”,从事销售、会计、仓库管理、对华贸易联络等基础性工作的机会很多,但想真正进入企业中高层,尤其是决策层,那道无形的“玻璃罩子”依然很难突破。

  靠双方努力才能减少“文化冲突”

  海外华人过去容易给人留下“一盘散沙”的印象,但澳新华人正在改变外界的这种认识。今年8月,澳议员、大亨帕尔默发表辱华言论后,澳华人华侨社团纷纷向其表达不满,举行示威活动。华人的团结,很快令帕尔默“服软”,向中国使馆发出道歉信。抗议活动组织者之一澳和平正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钱启国认为这是“百年历史上一大胜利”,他表示:“警方破例在6天之内批准了我们的示威申请。我们现在用澳大利亚人熟悉的方法,用澳大利亚人能接受的方法来表达意见——不能随随便便再欺负华人了。有识之士都明白,澳大利亚离不开中国,两国互补性很强。”

  同样,稳定发展的中新关系,也让华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新西兰执政党国家党议员杨健博士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自身经历来说明华人在新西兰社会的地位:“我是新西兰第一个在执政党中担任议员,且是在中国大陆完成大学教育并曾经工作的华人。国家党主动找到我,希望我代表国家党参选议员,这本身就说明了华人在新西兰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杨健在担任议员的3年间,曾10次代表新西兰访问中国,其中2次陪同总理,3次率国家党代表团。

  据杨健介绍,与他到过的多个发达国家比较,新西兰华人受到的尊重是最多的,融入社会生活的程度是最深的。新西兰政府一直秉持鼓励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政策,为华人创造了融入当地社会的各种条件。比如在警察局、工作与收入局、法院等各个政府机构设立汉语服务,为年长的华人提供免费的英语课程,向当地的华人社团提供资金发展民族文化和艺术等。

  在《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中,澳新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都提到新移民要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比如,在新西兰,新老华人移民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来新10年左右或时间更长的老移民参选率达到72%,与新西兰全国74%的参选率接近。但刚“上岸”的新移民,由于对新西兰的政治体制认识不足,民生诉求不强,甚至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参选率明显偏低。不少通过亲属团聚和投资移民来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中国大陆移民,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即使已在当地生活十余年,仍无法用简单的英语与当地人交流,很容易引发误解和冲突。因此,移民澳新两国的华人,应有应对不同文化冲突的心理准备。(本报驻澳大利亚、新西兰特约记者 叶 涛 王 淼)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晓轩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4-12-0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