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求人不如求己——新加坡社会环境的特色观察(2)

求人不如求己——新加坡社会环境的特色观察(2)

时间:2013-12-25 10:53来源: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作者:曹雨真
四是人人皆有一个平台。这是平等透明的参与平台,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人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诉求。在新加坡,有一种很有趣地选择,日常生活中,去小贩中心可以享用价廉物美的大众餐饮,

  四是人人皆有“一个平台”。这是平等透明的参与平台,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人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诉求。在新加坡,有一种很有趣地选择,日常生活中,去小贩中心可以享用价廉物美的大众餐饮,品类丰富而非常便宜,如果需要更好的环境和服务就去餐厅,不过所有的餐厅在定价之外,还要加收10%的服务费和7%的税费。同样,政府为新加坡公民提供买得起的组屋,永久居民可以在二手市场购买组屋,外国人只能购买市场定价的公寓和别墅,但是对于公民而言,你可以购买组屋,只要有能力也可以住得比组屋更好,虽然差别并不大的公寓会比组屋贵好几倍。更为典型的是交通,城市提供完备便捷的公共交通,地铁四通八达,每一个地铁站都是重要的连接点,乘客进入一个地铁站,就可以乘地铁到达新加坡任何一个商业中心;公共巴士出行便利,走出家门,在约400米的范围内必有公交车站;另外可以选择的士,预约订车业务实现了最佳行车线路和效率。

  尽管有便捷的公共交通,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要买私车,1990年新加坡推出拥车证制度,根据每年淘汰车辆和道路建设情况确定拥车证数量,供购车者公开投标,现场决定竞标价格,近年价格持续走高,中小型车的拥车证曾达9万多新元(1新元约合人民币4.8元),只有10年有效期,加上买车还要缴纳的进口税、注册费、公路税、牌照费等,有时支出会数倍于汽车本身的价格。实行这种制度,控制了汽车数量,也增加了政府收入,并鼓励人们公平竞争。据统计,2000年政府在社会购车方面总收费达60亿新元,然后又用这笔收入投资建地铁,改善公共交通。多样的选择,满足了社会多元化需求,规则透明可行,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建设来帮助实力较弱的群体。当然,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是教育,这是所有人机会均等的起点,让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能够得到能力所及的最好教育,新加坡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投资足以体现这样的远见。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还有句话叫,求人不如不求己。其实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有智慧传世,但是现实为什么往往会走向复杂,甚至是对立的一面。也许这是在纷繁现实中的一种追求,更多诉诸君子的修身养性,也许这是人们的坐而论道,始终在伦理道德中转圈,在红尘俗世中碰壁。如何让这样的修身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坐而论道不行,个人修为也是不够的,我们当下大功夫建设公共环境,建设公共文化,让每个人置身其中,求人确不如求己。(作者曹雨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PA,从事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