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变有机肥料
2009年底,李震进驻劲松街道,在10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现在,李震已经拥有一支近100名员工的队伍,成立了专业的公司。 在街道和市政部门支持下,李震研制了一站式垃圾分类的活动室“绿馨小屋”,设计了分类送积分、厨余垃圾换积分活动,带动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李震称,接下来站点将和菜站对接,可以用积分换蔬菜。 如今,劲松地区的绿馨小屋一天能收一吨半厨余垃圾,整个社区的生活垃圾总量比过去减少了30%。李震的公司也开始赢利。他介绍,回收的厨余垃圾先由绿馨小屋分类存储在专门的垃圾箱内,每天定时由专用的厨余垃圾清运车运至高安屯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资源化处理后,最终变成有机肥料。 “我的垃圾分类就是做得好,”李震说,在北京,他敢拍着胸脯说出这样的话,“总有一天,社区里不再需要垃圾桶”。 平凡的梦想 为首都环境做贡献 把“绿馨小屋”复制到更多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处理一条龙,是李震对未来的希冀。这周,李震的孩子就将出世,他希望孩子将来能这么介绍自己,“我父亲是在为首都环境做贡献的人”。(文/记者王梅图/记者 朱嘉磊)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