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抗战老兵:念英烈(2)

抗战老兵:念英烈(2)

时间:2015-09-28 10:14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北京日报
敌军投降!丁龙潜下令放下吊桥,命令侦察班控制据点,然后派人取枪械,遣散俘虏新寨店据点被一把火烧掉。此战,八路军缴获了轻机枪、长短枪百余支。 这并非丁龙潜第一次用计。这个酷爱读书的年轻人,经常把《三国演

  敌军投降!丁龙潜下令放下吊桥,命令侦察班控制据点,然后派人取枪械,遣散俘虏……新寨店据点被一把火烧掉。此战,八路军缴获了轻机枪、长短枪百余支。

  这并非丁龙潜第一次用计。这个酷爱读书的年轻人,经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兵法活学活用。

  1945年攻打藁城县城前,冀中七十一团组织了一次扫清外围行动。按照作战计划,一营负责拔掉根据地通往藁城县城的必经之路上的溪井据点。

  这个据点虽只有31名敌军,但一直顽抗。

  丁龙潜计上心来,他排出“三保险”阵势,给敌人设下连环套:三连在炮楼东面正面进攻,牵制敌人,先攻占旁边的平房,再直捣黄龙;二连在南侧负责堆积玉米秸、高粱秆,若三连失手便进行火攻;一连则从北面掏墙穿院,在炮楼底部安放炸药实施爆破。

  当晚9时,战斗打响。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入敌军驻地,瞬时,爆炸声声,火光冲天,三连的战士们趁势冲进敌军占据的大院,敌人慌不择路,逃进炮楼,拉起吊桥死守。

  架云梯,强攻。无奈守敌居高临下,三连突击队员一个个倒下,敌人得意忘形,高声谩骂。

  丁龙潜随即“变阵”,他一边让三连继续吸引敌人注意,一边让二连、一连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准备“火攻”炮楼。

  此时,一夜细雨停住,北风转为南风,一出“借南风”的好戏开始上演。

  早已准备好的玉米秸、高粱秆被点燃,熊熊烈火逼向炮楼。

  火借风势,炮楼一片火海,敌军鬼哭狼嚎,束手就擒。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老人轻声哼唱起《游击队歌》。“那时候真的很苦,每名战士也就十几颗子弹,大家视子弹犹如生命,可不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胡乱放枪。”对此,老人很固执,战友们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不容胡改!

  9月30日,就是第二个“国家烈士纪念日”了,丁龙潜低声念叨着牺牲战友的名字,这或许是他现在惟一能做的祭奠方式,“他们是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老人说着,双手不住地摩挲着胸前的抗战胜利纪念章,纪念章上,英勇的战士正挥舞着刀枪,冲向敌营……

  本报记者 孙戉摄

  老兵档案

  姓名:丁龙潜(原名:刘明让 曾用名:丁克)

  祖籍:河北省无极县武家庄

  生日:1921年5月7日

  部队: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五支队,先后在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第六军分区、第七十一团等任职

  经历:1936年10月,在河北省立正定中学读书期间参加革命,任学生会委员兼武装部长。“七七”事变爆发后投笔从戎,一直驻守在冀中平原,与日本鬼子作战上百场。

  老兵愿望

  “希望牺牲战友的英名,能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谈起愿望,老人沉默许久。他这一生,经历得太多,幼年丧母;求学时又遭军阀混战、日寇侵略,民不聊生;参加革命后,经历过挫折,也体验过辉煌……“我希望以亲身经历告诉年青一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珍惜。”老人认真地说,“寄希望于后辈,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老人望向窗外,像是在思念什么人,“当年一起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亲密战友早已牺牲,作为幸存者,我十分想念他们,希望他们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