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理纯说,全中国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全国人民每人每年只要种活一棵树,只要60年,荒漠化土地就会消失。 “今年我们就要移栽十万棵树苗。”多年的绿化行动初见成效,廖理纯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他说,今年自己要去青海柴达木盆地考察。“现在那里都是荒漠,如果都种上树,未来就是一座大水库。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记者手记 孤独与执着的坚守 在我们的社会中,廖理纯真的很难得。 在金钱和理想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你是拥有亿万身家的董事长,你会辞职去种树吗?相信很多人不会选择和廖理纯一样的答案。 平心而论,企业家从事绿化公益活动并不少见。闪光灯之下,捐树捐钱,甚至亲自栽两三棵树也不算稀罕。而廖理纯组织的“走进崇高”绿化志愿活动,选择的是恶劣的环境,用的是自己的积蓄,再搭上自己的体力和时间,坚持下来实属不易。在很多人依然没意识到环境重要的情况下,廖理纯却甘心做一颗行动的“种子”。这份孤独和执着,让人不得不佩服。 更让人佩服的是廖理纯的生死观。他制作了一本日历,从现在到75周岁之前,还有9700多天。他以此鞭策自己不要虚度光阴。他说:“每天看着日历思考活着的意义,再想想我做的事情,我觉得每天都是赚了的。” 本报记者 王琪鹏 受访者供图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