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阮占江 刘希平 法制网通讯员 刘卫红 农民安置小区作为解决城市农民住房的重要途经,已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安置小区在解决农民住房需求的同时,自身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先天不足,人员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居民自我防范意识不强,使得侵财型犯罪案件多发,提升农民安置小区治安防控水平已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大难题。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长沙市雨花区委政法委了解到,近年来,雨花区大力夯实安置小区基层基础,有效提升治安防控水平,今年上半年安置小区刑事发案1767起,同比下降13.55%。 安置小区并不“安心” 在雨花区开展“压发案,保平安”之前,农民安置小区刑事案件高发曾令该区政法综治部门深感头痛。 雨花区现有农民安置小区73个,其中开放式小区49个,有专门物业公司管理的10个,共有常住人口6万人,暂住人口17万人。小区人口“鱼龙混杂”、治安防控设施“先天不足”、侵财型案件“层出不穷”使得安置小区居住并不“安心”。 雨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王强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农民安置小区基本存在着“脏乱差”现象,“脏”主要是小区环境卫生差,影响文明城市创建;“乱”主要是小区治安环境差,刑事案件多发,“黄赌毒”严重,黑网吧“丛生”,影响居民幸福感;“差”主要是指小区管理服务水平低,治安防控能力弱,影响居民安全感。 “农民安置小区存在着‘八多八少’——出入口多,围墙少;外来人口多,物业管理管理少;车子多,停车位少;消防隐患多,消防设施少;治安视频安装多,作用发挥少;矛盾纠纷多,化解调处少;治安刑事发案多,专业力量少;居民反映问题多,群众参与少。”王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雨花公安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雨花区农民安置小区4087起,占全区刑事发案的27.11%。 “农民安置小区居住不‘安心’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两方面,客观原因是小区存在着三个天然不足——小区安置水平低,治安防控不足;农民安全意识低,自身防范不足;小区建设滞后,防控设施配置不足。主观原因是小区建设重速度,轻质量,安防实施安装不到位;小区管理用心不够,关心较少;小区防控措施研究不多,办法少;小区投入力度不大,资金少。”雨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维宁透露,去年由于农民安置小区安置水平较低引发的矛盾纠纷多达89起。 责任民警每天坐班警务室 2013年,雨花区将夯实农民安置小区基层基础作为创建全省平安区(县)的重要举措,创造性的推出“党的组织建设为引领,基础实施完善为阵地,常态重点整治为手段,推动群防群治为主体”的新模式。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始终是夯实农民安置小区治安防控的‘主心骨’。”板塘社区(筹)党支部书记王波介绍,党小组长王波主动承包了小区2个楼栋,并要求62名党员带动治安积极分子上门入户,开展治安宣传、矛盾调解、人口清查,调动群众发现提供治安信息,及时解决治安隐患。2013年全年,小区全年发案6起,其中7个月实现零发案。 “安置小区基本建立了综治工作点,由支部书记任点长,责任区民警、退休村干部、楼栋长为成员。通过印放“平安卡”,公布每位成员电话,及时收集群众对治安防控的意见建议,并根据所在小区发案的具体情况,及时协调安排小区保安,组织平安志愿者力量进行针对性防控。”王强说。 “针对红星农民新村小区、莲湖大厦基础设施薄弱,刑事发案高的现状,以社区民警为突破口,择优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干警担任安置小区责任民警,并把责任区治安状况作为每年评定表彰“人民满意派出所”和“优秀社区民警”的重要指标。同时,结合小区发案情况,试点推行每月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对民警进行分类排队,对前三档分别给予800元、600元、400元奖励,对连续两个月评定不合格的由派出所进行诫勉谈话。”井湾子街道工委副书记李卫向记者介绍。 “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始终是筑牢治安防控的‘主阵地’。”王强介绍,雨花区在每个安置小区建立警务室,责任民警每天坐班,区财政按每个警务室每月2000元的标准下拨运行经费。在全封闭和半封闭的25个安置小区主要出入口建立69个治安岗亭,由小区保安轮班执勤,重点守护。在全开放式的安置小区,依托主干道铺面,建设216个治安巡防站,区巡防办组织巡防队员进行沿线巡逻。 坚持常态重点整治,始终是掌握治安防控‘主动权’。”王维宁介绍说,每天通报农民安置小区发案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区公安分局每月对安置小区的案件警情和发案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指导巡警、派出所加强对高发案区域、时段的巡逻防控。分局刑侦大队组织“打多”中队对高发案安置小区进行蹲点布控,抓现行,挖团伙,震摄犯罪,鼓舞群众。 小区治安考核保安 “推动群防群治,始终是唱响治安防控‘主旋律’。”王强说,针对农民安置小区安保力量薄弱的现状,充实小区保安力量,实现专职专业防。先后共规范10家物业公司配齐配强保安力量,全天侯进行巡逻,对人员落实不到位、小区案件多发的物业公司由街道组织约谈。对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63个安置小区,采取街道拿一点、社区筹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从小区中的待业青年、低保收入人群中招聘安保人员,成立保安队,由社区直接领导,专门从事小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实现治安防范和解决就业“双赢”。 为加强农民安置小区保安的考核,专门出台《安置小区保安考评办法》,从工作质量、工作纪律、培训质量、仪容仪表、服务质量、工作责任等六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与工资奖金挂钩,并实行末位淘汰。结合团区委开展的邻里守望活动,发动群众共同防。先后组织社区两委班子、居民小组长每家每户上门宣传“邻里守望”意义和作用,动员居民对自己居住的楼道、门口予以注意,照看邻里的门前窗后,相互支持、相互提示、相互照应。发动退休村干部牵头,吸收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和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义务巡防队”,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编组排班,每天戴着“红袖章”分片巡逻,逢陌生人员必问,逢可疑人员必查,逢重点部位必巡,逢特情疑情必报。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