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5日电 题:融合出新、消费升温、文化互鉴——从第七届内蒙古文博会看文化产业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贺书琛、侯维轶 中外文化商品琳琅满目、各地文化创意层出不穷、民族文化瑰宝推陈出新……13日至17日举办的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地区及中国各地5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展会集中展出代表性非遗技艺、文化创意产品、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在文化创意、消费热点、数字科技“上新”等方面的诸多新动向,受到各方关注。 融合出新 文化“出圈” 在文博会现场,众多文化创意产品将民族元素、传统技艺、文化符号等融合现代元素,通过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时尚“潮品”。 “沾水后牛皮会发胀,这时我们用工具压花可以实现半浮雕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桂林在现场介绍蒙古族皮艺的创作方法。桂林设计的小马鞍创意皮艺品兼具传统技艺和现代元素,在文博会上颇为吸睛。 “一个大屏囊括了通辽市的116件主要文物。”通辽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科科长林海鹏介绍,通过打造数字博物馆,实现馆藏品数字化展示,观众动动手指就可以看到一件件文物的形状、信息。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打造的“数字长城”项目亮相会场。通过毫米级精度还原和沉浸交互游戏技术,用户不仅可以观赏长城不同季节、时间的景观,还可以参与“修缮长城”的体验互动。 此外,文博会上展示的一些前沿科学技术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新可能。载人级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引人注目,未来有望助力低空旅游市场“振翅腾飞”。展会上推出城市虚拟展会,观众能分身参观各展台,体验“VR人物歌舞表演”等项目。 多彩文创 消费升温 乌梁素海芦苇制作的芦苇画、层层染色加工绘制的羊绒画、大兴安岭桦树皮制成的树皮画等,民族、民俗特色鲜明。近年来工艺传承人融合现代文化潮流,在画作内容、使用场景方面不断创新,“星空羊绒画”“桦树皮画笔筒”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掀起了文创产品消费热潮。 “我们在作画时要选用厚度稍薄、韧性良好的生长在乌梁素海的芦苇。”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芦苇画手工艺人连军强在展台前向游客介绍芦苇画。连军强说,芦苇画在展会期间很受欢迎,仅前两天就卖了3000元左右。 在文博会上,赤峰市博物馆围绕红山文化中“玉龙”这一文化符号制作的上百种文创产品受到热捧。“这次展出的50多种文创产品很受欢迎,但带来的存货不足,都转成线上发货了。”赤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曼丽说。 游客乌日古木拉手里拿着四五个巴林石制作的“玉龙”文创产品,正在扫码结账。“我很喜欢红山文化,这些具有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很有纪念意义。”乌日古木拉说。 通辽市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于梦雪说,这次参展带来了70多种文创产品,包括一些具有马头琴元素的文具等。不方便携带的大件商品,还向消费者提供邮寄服务。 “此次文博会,我们以‘新消费’‘潮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来自各地的文化消费产品及工艺美术品,以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升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永说。 以展为媒 文化互鉴 此次文博会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线,邀请北京、河北、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技艺亮相主题展区。 一座来自广东的大鼓引来众人围观,通过传统微雕技艺,鼓身呈现中华民族大家庭欢聚一堂的艺术群像。观众既可以看到刚柔并济的汉族腰鼓、抒情悠扬的朝鲜族长鼓等民族乐器,还可以欣赏轻盈灵秀的孔雀舞、动感奔放的哈萨克族舞蹈等多种风情。 “不仅了解了蒙古族的传统手工艺,还动手体验了一把南方的扎染工艺。”北京游客杨继宏专程赶来参加文博会,一览文艺佳作和文创精品,对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赞不绝口。 景泰蓝、藏族唐卡、南通蓝印花布印染、饶阳骨雕、侯店毛笔等一大批工艺技术、文创精品荟萃一堂,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展示各自拿手“绝活儿”的同时,交流互通传统技艺,在文化互鉴中守正创新。 波兰、印度、加纳、巴基斯坦等国家参展商也受邀推介本国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手工艺品和文旅资源。铸铜雕刻、手工编织等各式各样巴基斯坦传统工艺产品尽显异域风情,土耳其编织地毯展台游客络绎不绝,加纳手鼓现场展演动感十足…… 从事中非进出口贸易的喀麦隆人菲利普表示,越来越多喀麦隆人想要到中国旅游,因此他计划拓展文化旅游业务,想通过这次文博会搭建的平台,加强与中国文旅企业的交流沟通。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文旅融合应抓住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文博会设置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说,文化产业和旅游行业应积极融入现代场景,打通年轻社群,通过新科技、新理念讲好文化故事,立足新时代激发文化社交传播。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