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贤伦 籍贯浙江鄞县,一九五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八二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一九七四年起先后从徐伯清、姜澄清先生学习书法。近年来曾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等地举办个展。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员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四月的杭州,杨柳岸堤清风曳,百花开尽蝶飞舞。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采访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他曾多次参与省慈善联合总会举办的各类书画雅集、书画展览等活动,不管在什么场合,鲍主席总是一脸微笑,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风格即人,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在书法艺术上,他“最入古,最风格”,对于慈善,他也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慈”,爱也,从心兹声。心”是部首,上面部分是声部,是个形声字,本意是“爱”。原始意义就是和心有关。那么上面一个兹的声部,其实也有一点含义在里面,它滋生,就是繁多,多起来,是这么一个本意。后来延伸为指长辈对小辈的爱,特别是母亲对子女的爱。 “善”,吉也,从誩从羊。上面部分是一个“羊”字,下面是两个“言”,本意和羊有关。羊和吉祥的“祥”是同一个词,左边的偏旁是后加的,所以“善”字是有吉祥的含义在里面的。后来延伸到利他性的一些行为,都用善字,比如友善、善良、赞许都是善。“慈”和“善”两字最原始的意义就是一种爱、一种利他。 “慈善”是一个现代汉语,虽然这个词汇是后期的,但其实在中国古代,“慈善”这种理念、这种行为是早已就有的。古时候,寺庙救济贫苦、民间乡村郎中看病不收钱等这些行为都是很普遍的。“慈善”真正变为一种社会性的事业那肯定是近现代了,通常把捐赠、援助,对弱者和贫者的救济行为,都称为慈善,社会行为就叫慈善事业。 在鲍贤伦看来,慈善是一种互助型的,是一种强弱的相互成全,不是单向的,看起来受益的是弱的一方,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同时也是主动捐赠那一方同时受益的。他是受到了人生价值、人生信仰、人生目标的一种获得,他通过自己爱心的表达,得到了一种崇高的感觉,满足了向善的心愿。所以他觉得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了两方面的人。正是因为这样,慈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这样去看的话,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的前景下,它的发展潜力一定是很大的。慈善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不是强制的,而是出于自愿的,建立在社会发展比较高级的阶段上,如果能够把慈善事业做好,我们的社会发展是非常和谐的。 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他觉得书法家有一个天然和方便的通道来参与慈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核心最靠近的一种艺术样式。所以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核心的核心。”这个话一说以后,其实不能从浅层次理解,很多书法家一听到这个说法以后经常高兴,经常的引用,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文化样式里面,他似乎地位最显赫,最了不起,这个其实是没有准确的理解的。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它的核心是什么呢?是道德修身。中国文化的主体核心部分是儒家的学说和理念,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就是“五经”,学习”五经”和抄写“五经”对于一个儒生来说是一体的。“五经”既是儒学的修身经典,同时又是书写的对象,修身实践和书写实践是水乳交融的。书写法则包括用笔、结构,都和向善的意志对应起来,书写的意念和向善的意志是同构的。所以中国书法的审美里面,许多核心的思想都体现了道德修身。
苏东坡说,“古人论书,兼论其人”“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如果不是这个人的话,他的书法写得再好,也不值得肯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评价,书法怎么评价,还要评价你这个人,因为书法从根上表达的是什么?一般人以为是技术的问题,其实不是,书法技术是必须有的一块,同时它有文化的问题,是一个人心性的问题,终极来说,书法最实质性的表达是人格气象。书法实际是一个书家的“心电图”。所以在教学中,知识面要正,“正”是什么?柳公权说要“心正笔正”。所以书法不仅是书写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心的问题,是人的心性和品格问题。 他多次强调书法、技法、文化和风格问题,风格是文化和人的问题,书法就是技法加文化加人的品格,人的品质,就是这三个部分构建起来的。在实践上,要做一个向上向善的人,所以他理解和接受慈善的这个理念,完全和他从事的书法、学习、研究和实践是同频共振的。 当时鲍贤伦在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工作时,建立了第一个书法教育教研室,发展为现在的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成立之初,他马上捐赠,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奖励一部分学习特别好的人,目前这个基金还在不断延续发展。在他任职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时,为鼓励年轻学子,个人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奖励金,连续10年。他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他们喜气洋洋去领奖的时候,自己比他们更开心。在省慈善文化研究院成立后,他又主动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将自己再次融入到慈善事业,也感到很满足。 2021年,中央提出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富裕既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更是精神文化的富足。鲍贤伦认为,无论是从事文化艺术事业,还是慈善事业,都要义不容辞。从文化艺术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绘画、书法、音乐等多种形式来满足精神需求,作为艺术家要积极主动支持,加强自我修养,让更多的人能够在你周围受到影响,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被你所带动,同样慈善事业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家们要珍惜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应有的一份力量。(本文由胡葛福推荐)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