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散文)王玉河:专注的力量

(散文)王玉河:专注的力量

时间:2021-08-11 12:08来源:中外网 作者:王玉河
做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专注,在于精。

  专注的力量

  王玉河
 

  记得有位武林高手说过:“我不怕练一万种招式的人,只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做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专注,在于精。

  古语说:少则得,多则惑。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人的时间、能力、资源是有限的,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往往一事无成。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一件事情上,就好比照相机的成像,只有调整好焦距,专注于那个焦点,图像才是清晰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睁着大眼却什么也看不见。”俗话说:“一只手拿五条黄鳝,到头来只会一条也拿不住。”选准一只动物并一直紧追,是非洲豹在残酷的动物世界中的生存之道,因为它们清楚,每次只盯着一个目标,比同时盯着几个目标更容易成功。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在对100多位成功人士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成功人士都具有长期或最起码在一段时期专注于一件事情的特质。《尚书》有言:“惟精惟一。”“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都告诫我们要把心思安定下来,一心一意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你专注的程度决定了收获的程度,你越专注,收获就越多。

 

  俗话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许多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对什么事都只维持三分钟热度,恨不得在一天之内就完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结果往往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古人早就说过:“手艺门门会,床上无絮被。”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把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在许多事情上。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或事业成功或碌碌无为,或独树一帜或述而不作,都是差在专注的力量不够。

  专注,要有目标,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在哪里靠岸,加油又有什么用呢?

图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阅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是,那些3%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画画也是这样,真正的大家并不是什么都画,而是有了一定基础后,选择一个方向长期坚持下去。齐白石专注于画虾,黄胄专注于画驴,徐悲鸿专注于画马,李苦禅专注于画鹰,正是他们对目标的专注,才成就了一代大家。美国加里·凯勒和杰·帕帕森合著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用轻松的文风讲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只有找到当下最重要的目标,专心致志地去完成,才能获得成功。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河中的漂浮物,随波逐流,漂到哪是哪,其生活将是凌乱无序,慵懒苟且。

 

  但人生的舞台充满奥妙,目标是多样的,有的并不清晰,有的还充满着迷惑性,人们常常在选择的岔路口不知所措。一个人之所以平庸,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俗话说的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对的目标是很难的,有时还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和磨难。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但是一旦找准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最感兴趣的目标,就会激起无限的动力和激情,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但是如果你目标选错了,那你再怎么有激情,再怎么专注都可能适得其反。

 

  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验。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上课的时候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天天做甩手活动五十下。一开始,全班同学都说这太简单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还有多少同学在做,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举手。两个月后,他又问,就只剩几个学生举手了。一年后,再问,只有一个学生举手,他就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的柏拉图。看似简单的甩手活动,但若坚持下去并不容易。

  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助、痛苦常常相伴,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放弃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很多人面对困境和挫折,败下阵来?原因是缺乏和生活死磕的勇气,缺乏专注的力量,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健壮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靠的就是它的韧劲和专注。小小的水滴,力量看似很小,但是日积月累,却能把石头滴穿。“十年磨一剑”“绳锯木断”“铁杵磨成针”也都是专注的结果。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专注更需要一种浸泡精神,像个傻子一样,偏执的长期沉醉在某个领域。哪怕是很单调、很平常、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把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用心用情坚持做好,就是了不起的人。这种浸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种“熬”,有的时候甚至还是“煎熬”,熬过来了,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王玉河,山东东阿人,文化学者。

(编辑:明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