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唱心曲 ——胡树萌诗歌《我倾听黄河——八百里秦川的诉说》浅析
刘长青 非常欣喜地读到了胡树萌先生的长诗《我倾听黄河——八百里秦川的诉说》,感受了这首诗字里行间的磅礴气势和作者对母亲河黄河的顶礼膜拜、崇爱之情。他在这里寻到了祖宗的精神主脉和与之共同的脉动,借以达成他的民族意识唤醒的自觉,寻找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精神所系。 据作者诗序介绍,这首诗是他参加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爱我黄河"2021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活动有感而作,也就是说,他是偶然地与八百里秦川相遇,然而却一眼千年,览国宝无数,心内敬畏的情感积蓄钩沉而出。他历览黄河赋予这片黄土高原奇特的自然风光和秦中大地厚重的历史,为这里异彩缤纷的生活和发生的改天换地的新时代风采唱出一支深沉的恋歌······ 他清醒地站在中原历史、文化与自己的心灵交织的经纬点上,承接伟大的黄河传递的厚重历史信息。在他的思绪被激活的瞬间里,诗情澎湃,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的秦川大地上驰骋,跨时空地穿越,慨述他感知到的一切。 这是一种大思维、大架构,给人们开阔眼界提供了参知参数,大气恢宏到足以让读者震撼。不管是沉缅于祭祀黄帝、瞻望秦陵、拜谒司马,发思古之幽情;还是赏党家村家训遗风,惊叹陕北民歌、华阴老腔那震撼人心的呐喊;感怀共产党给古老的大地带来觉醒和新时代巨变……诗人的灵感与激情如黄河行地,一泄千里,随机腾跃起的一篷篷浪花叠映幻闪,乍开乍阖,时起时落。
他目不暇接地在秦川大地上徜徉,捕捉着向往已久的相见——追寻八百里秦川在岁月的长河中精粹的汇聚和新时代风采的折射,感知时事沧桑,体悟黄河文化与精神的坚韧顽强。他走一路看一路,将收获盛装在诗囊中,并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随着他的诗绪起伏跌宕。 走进树萌这样活跨的诗意呈像和浓积的诗境,如闻八百里秦川轰响出的一支黄钟大吕,让人倾听到一曲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的壮歌。据悉,他的这首诗一经刊出,便被国内和海外华文多家媒体转发,唤回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许多的赞誉,即是对他这首诗歌所产生的张力的最好肯定。 一、 走进沧桑历史 历览秦川大地,黄河奔流到海,她抛波甩沫,激流冲荡,无往而不胜,构成他自我前行的精神动力和鞭策。诗作者借“黄河——八百里秦川观览,表述了对秦川大地新面貌、新变化的由衷欣喜,赞美中华民族由来以久的自强不息,愈挫愈坚的精神,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我来到 黄河边 走近“八百里秦川” 我静静的 默立 倾听 倾听公祭轩辕黄帝 那雄浑悠远的钟鸣 诗人在开头用了“倾听”二字,表明他此次来到这里寻祖觅宗所秉持的谦恭心态。农历清明的轩辕黄帝拜祀大典,申明的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主题。在浩大的场景、隆重的仪式面前,诗人心内汹涌着对古老民族沸腾的血液和搏动心跳的渴望。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亦是对自己成长的给养期待,所以,那钟声才能久久回荡,挥之不去。树萌虽是一个东北汉子,上数几代,亦有着同属黄河流域祖先的根宗。想当年,他的世祖为了谋生存,不得已踏上了“闯关东” 的旅途,将他的生命投置到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他的东北人性格与中原人性格总体上是契合的。也就是说他的祖上只是从略有差异的旧环境而移入了可以融入的新环境。 中原文化移入东北,很快吸纳了本地早已固存的同质,这也是汉文化坚强的向心性作用力量显示!中原文化不仅可以让外宗文化异质同构,也让同宗文化同质同构,从而兼容并蓄。在与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整合的过程中,相互联系,错综交织,形成了恩格斯所说的“合力”作用,即中原文化形成过程中同质异构的异彩纷呈。 他在祖辈口传家训中,自小即熟悉保留下来了中原民俗礼仪。那奔流不已的黄河上、那绵亘狭长的“八百里秦川”中动人的故事,是早已蓄存在他意识或潜意识中的梦中原型,如拜祀轩辕黄帝,这样的慎终追远、寻根拜祖,是他血脉中自带的并能够随机萌发出的希望与憧憬。 数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蒸蒸日上,与中原华夏人祖先崇拜密切相关。人们把新石器时代的许多重要发明都归到这位民族祖先的名下,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用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积极向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民族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民族祖先祭祀不仅是人们缅怀民族祖先丰功伟绩,更是激发中华民族成员中每一个人传承其文化的自信心与前行力。 虽然秦川八百里一路风光摇弋,云景变幻,但他眼中有尺,心中有度。毕竟,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落英缤纷,我只采心仪的瓣片。于是,秦中大地亮眼的一抹,首先跳入他的眼帘: 倾听大秦帝国 崛起的足音 战国争雄的 旌旗交错 …… 大汉雄风的鼓荡 盛唐芳华的 绽放和陨落 战国时代是“大争之世”,诸侯遍地,纷争不已,独秦国强势崛起,一统天下。铁血的史实告诉我们一遍又一遍,弱小就会灭亡,落后就会挨打。这种规律数千年循环往复。显示出“沧海桑田须臾改”、“即今惟见青松在”的铁律,证明惟有自强不息、敢于创新、敢于执着进取,是大秦、强汉、盛唐崛起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立于不败的根本。 在八百里秦川的上空,闪烁着一颗亮星——司马迁,他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世界文化名人。曾任汉武帝的侍卫、扈从, 多次随驾出征, 并奉命出使西南。后受李陵案株连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继续发愤著成《 太史公书 》, 后称《史 记》,他成就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就了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 我倾听 倾听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超卓 这种感觉来得自然而贴切,既是本能,又是智慧;既是血脉之缘,又是情脉之源,构织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童话与吟唱,其实,拜谒司马祠,就是他的诗意的栖居地的寻觅与发掘。 司马迁非凡的人生经历、杰出的成就,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即是把耻辱和痛苦埋在心底,耗尽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这闪耀着“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让他心悦诚服。这对于多年从事新闻与文学写作的他来说,属于是源源不断的文化规约和精神给养,也即成为了他内在骨髓血肉的构成成份。感悟生死关头的一个历史学家所承受的生命之重,更是自我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唤觉与担当。 二、领悟厚重的生活 从深沉的黄河源头流出来的诗情,随八百里秦川逶迤延荡开来,目不遐接,精彩纷呈。在中国这个古老的“耕读传家”渗透文化普遍存的社会里,“韩城党家村石砖上的家训”犹显耀眼夺目。 位于陕西韩城市的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村中现存古民居以明清两代建筑——四合院的墙壁上,镌刻在砖墙上有对联,门额上有简约的箴铭类题字,保存较完整的家训有26则,大致分为修身、处事、治家、报国四种类型。 我倾听 倾听 古老的村落 韩城党家村 已风化 石砖上的家训 感悟 家与国 国与家的 兴衰强弱 与系统完整、书写或印制出来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不同,党家村的家训更易融进人们的生活,走入人们的心田。雕刻在墙壁或门额上,让子弟时时得见,耳濡目染;语言比较通俗,让稍通文墨的家中妇孺老少,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家主在建造房屋时,依据自己的阅历体悟,强调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的某一方面,简明集中,更在于促成每个人的内省自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德便是根、是魂、是奋飞的羽翼。诗人有着在农耕之余的捧卷苦读,蒙受家训文化教益,于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成向善、向礼、向节的心路历程,他之所以能从陕隘之隅走向广阔的天地,就得益于“家训”的启蒙开悟,教化敦促了他的人生向善向美,那如同一座灯塔,给他的远航报效国家的行为操守的行程予以照彻和澄明。 我倾听 倾听 “亲口口”的柔美和温馨 “华阴老腔”的豪放炽热 与家训的规约同时亮人耳目的还有陕北民歌,那是勤劳朴实的陕北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革命斗争中以及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汇聚着黄土儿女最通俗而质朴的语言 , 流淌着黄土儿女与自然抗争憧憬美好生活的夙愿,毫无遮拦地倾情诉爱。 陕北的情歌质朴无华。表达男女之间纯朴真挚的爱情,有声有色, 有情有味,脍炙人口。如《拉手手亲口口》唱出地道的陕北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袒露,直白又火辣、大胆不加掩饰,把性情的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炽如烈火,猛若狂风。乍听起来,会让腼腆的人脸红,但是,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中最有生气、最闪光的一部分,是陕北文化的精华所在, 让他从心底给予深层次的认同接受。 还有那震颤耳鼓的华阴老腔,让他内心充满澎湃的力量,宛如黄河母亲为他注入的精神养源。老腔,俗称“老腔影子”或“老腔皮影”,原先一直以皮影戏演出形式流行于陕西华阴一带,是关中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006 年入选首要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6 年央视猴年春晚,华阴老腔艺人与歌手谭维维组合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使华阴老腔从一个临近濒危的地方戏曲,成为如今红遍国内外的文化现象。当那人喊马嘶、气吞山河、长枪大戟、刀光剑影般的苍劲腔调响起,陕人的刚强性格、雄强心态跃然而出,这会让他这个东北汉子一拍即合。 说到底,陕北民歌、华阴老腔,是黄土地生长绽放的艺术奇葩。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文化的原始赋予,是融性爱、情欲与原始的野性为一体的雄壮豪歌。她洋溢出来的苍凉与悲壮美感, 是极易与东北人的审美相契合的,与陕北人有着类似经历的东北人,在洞悉了种种人世沧桑之后的感慨倾诉,一样地像陕北人那样吼出个惊天动地。 陕北民歌和华阴老腔,让他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那种震撼与绝响让他情思往复,难以自已。此刻他成为了一位歌者,亦是一位转述者。他把极力探索目光发现的这一切 ,更希望也能被别人发现,以期自己的共鸣引发更多的共鸣,与读者一道了解陕西,让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弘扬。 三、感知时代新声 我倾听 倾听 洛川会议的窑洞里 毛主席和他的战友 点燃抗日的烽火 …… 宝塔山下 延河水 流淌出的战歌 波澜壮阔 在古老的三秦大地上行走,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近百年的沧桑巨变,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发生的。当中华民族处在危急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块宽厚的大地,正确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8 月 22 日至 25 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私塾学校的窑洞内,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形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崭新局面。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全面开展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夺取了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战役的胜利,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洛川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成为坚实的抗战力量。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辱,最终战胜日寇,转危为安。 此次寻行一路向北直到延安,这儿早已是诗人梦牵魂萦的地方。从 1935 年到 1948 年,延安成为了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艰苦卓绝的 8 年抗战,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又领导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了全中国。 共产党有能力砸碎一个旧世界,也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爆炸原子弹,确立大国地位;大庆油田的建成,长江大桥的通车,无不预示着新中国的全面崛起。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从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下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的锣鼓 在古老的秦岭响彻 宜川的小苹果 成为农民 发家致富的“香馍馍” 西红柿 小香蘑 特色文旅 高质量发展 让这片土地 秀美靓丽 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战役全面打响,秦川大地与中华大地一道经历了共同的嬗变。自古以来,甩着羊鞭,唱着信天游,赶着羊儿漫坡走,一直是陕北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一场脱贫攻坚、致富小康的伟大变革,改变了这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许多贫困的乡村把果树专家请来传授技术,开拓市场,并修渠引水,让苹果园焕发生机。依靠种植苹果,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让番茄和磨菇变身成为“脱贫果”,得以大面积推广,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让种植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致富。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成为这里人们用心打造的旅游焦点。这里有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 给革命的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宝贵遗产。“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 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陕北地区民众生活的更新和精神风貌的嬗变,使得陕北区域文化更加丰富、充实并充满了个性,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如黄河激浪奔腾向前。这些,让他一路看得敬畏不已,并由衷地予以赞赏敬佩。 四、心系美好未来 《我倾听黄河——八百里秦川的诉说》盛满了诗人对黄河母亲的深沉的挚爱,从祖先隆重的祭祀,写到了大秦崛起,从司马的炳昭日月,写到了党家村家训家风,从陕北生产、生活的嬗变写到其处新时代的风貌大变……从中,我们读到的是诗人在别开生面、耳目一新架构上的开阖有度。他在诗的语言、意境营造上,脉胳清晰,流畅自如,浑然天成。胡树萌的诗歌语言不饰张扬,所指表征有界,能指却张力无限。他将自己喜乐情感,暗暗地灌注到字里行间,成为“一种潜流”, 这种诗歌内敛含蓄风格的把握与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吟咏对象非常吻合。若沿着他的语言 “联想轴”发散,洞幽烛微,定会泛起阅读者内心蓄存的黄河般沉宏的涛声。 终于,他见到了黄河壶口瀑布。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蓄势,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恰好说明一时的阻滞与逼仄,让黄河嬴得了蓄储的机会,转眼间挂起了迷人的瀑布!这先抑后扬的黄河伟力的显现,也是民族不屈意志的集中释放。黄河用五千年勇敢和坚毅和她不懈的努力和抗争,把一种壮丽与辉煌集中于此。 从瀑顶向下层层跌下浊黄的河水,如卷动的绸缎,缎面上镂刻的,是泥黄的涟漪,而它所呈现出一种非凡的崇高美。让诗人抚今追昔,他知道,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这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把壶口瀑布的激流冲荡搬到了音乐舞台上,呈现千军万马奔腾宏大场景。 我敬仰的民族 我的黄河母亲啊 虽然 你也曾遭受 打压涂抹 经历 屈辱的时刻 但谁也改变不了 你的灿烂 你的巍峨 改变不了 你勇往直前 无坚不摧的品格 你将永远激荡 激荡澎湃奔腾 恢弘磅礴的壮歌 你将永远激荡 激荡澎湃奔腾 恢弘磅礴的壮歌 正是这样心潮起伏的收束,升华出诗人全新的体认。他的慨叹之思也变成了壶口瀑布,冲越激荡,起伏跌宕……八百里秦川延续开来的美景,伴随着黄河一路咆哮,迸发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迸发出中华民族世代积累起的伟大气魄,已化为阔大之态,悠远之美。在此收束全篇,犹如生成一种如海汹涌,如山矗立的壮丽画屏。 黄河,你这东方的巨龙!正背负起十三亿中国人恢宏的理想,振翅高翔!以其粗犷、勇敢、勤劳、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展示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这是一首黄河的颂歌,是一首时代的颂歌,更是树萌腾跃不息的由衷心曲的钟情表露。
愿奔腾咆哮的黄河,你驮举着诗人的诗情与中华民族一道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刘长青,盘锦市大洼区人,曾任盘锦日报文艺部主任,现任盘锦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浊海》(上下二部);散文集《水陆边缘》;评论集《当代流行歌曲一百首赏析》;地域文学专著《滩海情》;地域文化专著《盘锦万象》(与他人合作)。有多篇的文学作品在省内、国内报刊上发表并获奖。 附胡树萌诗:
我倾听 黄河——八百里秦川的诉说 编者按:作者参加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 爱我黄河"2021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有感而作,以此诗献给海外华文媒体的同仁、献给陕西的父老乡亲、献给我们深情爱恋的黄河母亲! 我来到 黄河边 走近“八百里秦川” 我静静的 默立 倾听 倾听公祭轩辕黄帝
那雄浑 悠远的钟鸣 我倾听 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个民族 成长的脉搏
生命的律动 我倾听 倾听大秦帝国 崛起的足音 战国争雄的
旌旗交错 我倾听 倾听 大汉雄风的鼓荡 盛唐芳华的
绽放和陨落 我倾听 倾听“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超卓 倾听史公 铁骨铮铮
正气长歌 我倾听 古老的村落 韩城党家村 已风化 石砖上的家训 感悟 家与国 国与家的
兴衰 强弱 我倾听 倾听 “亲口口”的柔美和温馨
“华阴老腔”的豪放炽热 我倾听 倾听 洛川会议的窑洞里 毛主席和他的战友 点燃抗日的烽火 平型关大捷的
欣喜和欢乐 我倾听 倾听黄河壶口 “黄河的怒吼” 峥嵘岁月
铁马金戈
倾听 宝塔山下 延河水 流淌出的战歌
波澜壮阔 我倾听 倾听 从这里走出的 一个新中国
雄壮 巍峨 我倾听 倾听 黄河 八百里秦川 新时代的赞歌 乡村振兴的锣鼓 在古老的秦岭响彻 宜川的小苹果 成为农民 发家致富的“香馍馍” 西红柿 小香蘑 特色文旅 高质量发展 让这片土地 秀美靓丽
累累硕果 绿色发展的举措 让湿地公园 在这里星罗棋布
生机勃勃 黄河 八百里秦川 我在倾听 倾听你的诉说 倾听你的诉说 我的心潮 时而儿激昂 时而儿柔弱 时而儿舒张
时而儿紧缩 我敬仰的民族 我的黄河母亲啊 虽然 你也曾遭受 打压涂抹 经历 屈辱的时刻 但 谁也改变不了 你的灿烂 你的巍峨 改变不了 你勇往直前
无坚不摧的品格 我敬仰的民族 我的黄河母亲啊 你将永远激荡 激荡 澎湃奔腾 恢弘磅礴的壮歌 你将永远激荡 激荡 澎湃奔腾 恢弘磅礴的壮歌
【作者简介】 胡树萌(笔名博智),现任世界胡氏宗亲联合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外新闻社常务副总编辑,中国外宣通讯社社长、总编辑,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世界华商联合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主席团常务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等职务;出版诗集巜不落的太阳》、《逆行之鱼》(与人合著)等;有多篇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多幅书法作品被政要、友人收藏;多次参加中共党代会、全国两会及国内外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采访过多名国内外政要和知名人士;多次荣获“中国时代杰出新闻文化贡献奖”、“传播中华文化杰出贡献奖”、“中国传媒领域突出贡献奖、“世界经济华人经济文化传播贡献奖等;在第十七届国际媒体节上荣获“十佳记者“称号;被泰国亲王授予“中泰和平友好使者“皇家荣誉勋章;被尼泊尔前总理贾拉·纳特·卡纳尔邀请家中做客并互赠诗集。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