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卓荤不群一一郭兴文 (外两篇)

卓荤不群一一郭兴文 (外两篇)

时间:2019-11-16 21:11来源:中外网 作者:程义伟
郭兴文——他以卓越的才干,广博的学识、儒雅的风范,赢得人们的仰慕、爱戴!

     编者:郭兴文,号枕石斋主。他1952年出生于辽河沿岸的盘锦市,奔涌澎湃的辽河水赋予他奋进拼搏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品格;广袤、丰美的沃士,给予他坦荡的情怀、恢弘的气度,他以卓越的才干,广博的学识、儒雅的风范,赢得人们的仰慕、爱戴!

  他当过知青、从过军,1976年复员后长期从事地方工作,历任县委书记、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市委副书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文化厅厅长、省文联主席等。幼时受父亲熏陶,喜读文史。工作后,坚持习书作诗,读帖研字,几十年临池不辍。曾应邀参加中国书协“著名书法家新疆采风团”。作品参加“海南建省3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和第1-7届《辽河情》书画展。《中国书法报》以《深耕文化传统,引领社会风尚》为题对其进行报道,并被中国书法报社聘为学术顾问。 出版有《往识集》(上下卷)。

  今天,本网编发由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沈阳书画院签约画家程义伟写的有关郭兴文先生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卓荦不凡——郭兴文

  郭兴文是我敬仰的文人官员,他是辽宁文化战线上的孺子牛,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全才、奇才。论德,德高望重,众望所归;论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在我心目中,郭兴文是备受辽宁书画家尊敬的领导,更重要的他是一位谦谦君子,是我为人的榜样。

  当年我陪林声副省长考察盘锦碑林与郭兴文相识,一晃近二十年。当时我赠郭兴文我写的著作《苏轼——一个人生与艺术的结构文本》。不久,郭兴文调任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沈阳与郭兴文碰面,他说,在沈阳读的第一本书即是我的著作。因此,我给郭兴文的印象颇深。郭兴文主管省作协,见他参加省作协会发言不用拿稿出口成章,完全是一篇高质量的理论文章。之后郭兴文到省出版局任局长,省文化厅任厅长,省文联任主席,我们都有交往,常常听到他的发言。在我的印象中,郭兴文只知道诚诚恳恳地去做事业,扎扎实实地去耕耘,从不计较个人升迁,他出色地开拓了文化领域一个又一个的事业,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为辽宁文化发展默默无闻的做了许多许多别人做不到的事,起了别人所代替不了的作用。在工作中,郭兴文保持了文人官员的情操,他的精神偶像是宋代大文人苏东坡,苏东坡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直接影响他文化性格和精神气质。



本文作者程义伟(右)将所著的《沈阳当代美术史》赠郭兴文
 

  以书法而论,书法有赖于郭兴文自已的爱好和用功,以及聪明领悟。他的书法具有开合随意的章法,略有张狂,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他的用笔中锋多,侧锋少,力藏于中锋之中,流畅中极富变化,力透纸背。重要的是他的书法节奏感强,结字巧妙,不讲究行列整齐,自然生动,气韵贯通,这是文人书法的显著特征,古代文人在信札上写字,不经设计,自然书写,所以出来的东西有天然之趣。郭兴文把书法艺术的创作状态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以体现出文人书法的特征,保持了文人书法的高境界。郭兴文是诗人,也是修养全面的文化官员,他的书法富于书卷气息,富于激情和才华。腹有诗书气自华。综合的修养,结合功力才华,才能够形成作品中的“格”。郭兴文通过书法创作,抒情达意表现自我,表现他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感悟,来反映他的文化精神。郭兴文的腹笥甚宽,他的社会阅历和国学功底,乃至各方面的文化历史知识,也往往是那些学院派和社会上的书画家远不能达到的。

  我尊敬郭兴文,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身做人的准则,生活环境的好坏没有影响到他的所为与所不为,他自爱、自尊、自信,永远是不变的自我。谦让豁达,淡泊名利,不自居功,无私奉献是郭兴文为人处世哲学的核心。

  我以为,郭兴文置身于辽宁文化人之中,耳濡目染,身历心受,自然同时重塑了郭兴文自己的文化品格,也让郭兴文得以更深入地领悟这种文化精神和生有智慧的精妙,以缓解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加诸自身的心理重压,全身心地潜入中国传统文化,作一次无遮无盖、本色本相的精神漫游。

  现在请郭兴文出席开幕式的人很多,郭兴文从来没有因别人给予的荣耀而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应该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我觉得郭兴文是这样的践行者。

 

郭兴文的讲话艺术

  不是所有人都能跻身文化界的引领者,人若进入文化界引领者,重要的是他必须德高望重,无疑郭兴文属于德高望重者。若想写郭兴文与引领者的关系,那是应该大写特写的。本文旨在解读郭兴文“讲话”这就丞需从郭兴文的讲话谈起。

  当下在辽沈书画界,凡是有重大活动,或者是有影响的书画家能请到郭兴文剪彩站台发表讲话都觉得甚为荣幸,因此,郭兴文被称为文化界引领者。何谓引领者?原因是郭兴文讲话像思想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说话,郭兴文讲话既富含理性,又充满激情;高远、深入、又平易自然。他赋予书画家们以崇高使命,他的讲话形成为一种张力,中气十足,而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是“虚而灵”的诗人气质和“滞而实”的学者气质。



郭兴文在会议上讲话
 

  诚然,郭兴文有资格讲话,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地位,长年在辽宁省任文化界领导,更因为他的厚德载物,虚怀若谷,为人师表的美德来作其注脚的。大凡明眼人不难体会,郭兴文的讲话不仅将个体融合在一起,而且将不同书画家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乃至全省书画发展趋势如数家珍,这便恰巧应验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浮出海面的晶莹冰峰看来所以庄严,是因为水下有更庞大,更厚重的存在在支撑它。所以,郭兴文将不同的经验,典故,艺术理念组合在一起的讲话方式,已被更多的艺术家认识和接受。郭兴文通过再现艺术家们的艺术特点找到自己的声音,运用个人讲话方式引喻经典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与“在场”的艺术家们产生共鸣效果。因此,郭兴文在每一次的书画家们的个展或者全省大型书画展的讲话他都能让艺术家们叹服。

  我认为,郭兴文的讲话是一种博学的艺术,但更是一种富有文化责任感的讲话,从中透出了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意识。郭兴文的心灵实在是一个贮藏器,收藏着无数种感觉,词句、意象,书画家们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历史文化。这些正是郭兴文自己突破一已的自我话语而在一个更开阔的文化艺术层面上的艺术之舌说话。

  郭兴文的讲话是一种品质。文人官员需要某种人格特质,作为内凝力形塑自己。因此,郭兴文表现出了一个文人官员的品格的独立性。

  在这里,我强调郭兴文的讲话不是应景讲话,而是他的生命质地和艺术状态的外铄。所以,郭兴文的讲话是朴素的,不是华美的;是明朗的;不是含蓄的;是掘进式的。郭兴文在退休后仍然担负起时代文化变革重任,他所展望的艺术重建理想,由艺术生命到文化命慧的延展,我却以为他用讲话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他所做出的贡献。我们需要郭兴文这样的文化引领者,对于文化生命有真心慧命相接的,对于文化方向与理想有真正洞察抉择的讲话。

  我为郭兴文点赞!

 

文人品格 官员本色——林声与郭兴文

  林声和郭兴文是我人生的榜样,他们两人的私交特别好,我觉得他们有做人的力量,内修的功夫。我一直认为,人与人的差别,品格与品格的差别,其根本在于“境界”的差别,境界看不见,但可悟到,我有幸成为林声和郭兴文的忘年之交,就深深地悟到林声和郭兴文做人做官的境界。



林生与郭兴文在一起
 

  林声是近二十多年辽宁文化界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不像官员在职或离职那么单一,也不似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从他上任辽宁省副省长主管文化到省政府副主席再到退居二线兼任辽宁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并从事写诗画画,使他成为辽宁省文化界具有人文精神的一个代表。我读林声的人生,我惊异于他的恢弘、高亢、洒脱的境界以及革命理想,殉道意识,忘我精神。林声是辽宁文化战线上的一代巨人,一代人文精神典范。论德,德高望重,从望所归,论才,才华横溢,妙笔生辉。

  面对林声的彩墨画,强烈的感受是:在设色上浓重淳厚,在格调上气象氤氲,在笔法上神超形越,在形态上气韵生动,观赏后令人悦目赏心。这些彩墨画展示出一个书画家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笔墨功夫,更流露出一个官员清静淡泊的美学情趣。

  倪瓒曰:“下笔能形萧散趣,要须胸次有筼筜。”(《清秘阁集》卷八)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倪云林一语道出了笔下潇散之趣来自胸中潇散之竹的奥秘。这也正是林声画作神超形越,气韵生动的原因之所在。对林声的彩墨画的整体素描,尤其当作如是观。

  谦让豁达,淡泊名利,不自居功,无私奉献是林声为人处世哲学的核心。“富贵不淫高风节,淡泊明志谁问津。”其实正是林声人生的自我写照。当下浮躁的社会,林声的《玩陶集——林声陶瓷艺术》意味着什么?我想这位心性透明的诗人,书画家,官员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历史感悟并以画的方式言说。他在《玩陶集——林声陶瓷艺术》中坚持个体人格的独立在:“紫柏清风脱俗心”中保持自己选择和寻求精神自由的空间在《玩陶集——林声陶瓷艺术》中葆有不受污染的艺术趣味和透明的心性。在林声《玩陶集——林声陶瓷艺术》艺术中,使我们可以窥见他在艺术的感悟中锲进了自己独立人格精神之美,我们只有真真切切地走近他的《玩陶集——林声陶瓷艺术》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和精神对话。

  郭兴文是我敬仰的文人官员,他是辽宁文化战线上的孺子牛,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全才,奇才。论德,德高望重,众望所归;论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在我心目中,郭兴文是备受辽宁书画家尊敬的领导,更重要的他是一位谦谦君子,是我为人的榜样。

  郭兴文主管省作协,见他参加省作协会发言不用拿稿出口成章,完全是一篇高质量的理论文章。之后郭兴文到省出版局任局长,省文化厅任厅长,省文联任主席,我们都有交往,常常听到他的发言。在我的印象中,郭兴文只知道诚诚恳恳地去做事业,扎扎实实地去耕耘,从不计较个人升迁,他出色地开拓了文化领域一个又一个的事业,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为辽宁文化发展默默无闻的做了许多许多别人做不到的事,起了别人所代替不了的作用。在工作中,郭兴文保持了文人官员的情操,他的精神偶像是宋代大文人苏东坡,苏东坡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直接影响他思想性格和精神气质。

  我尊敬郭兴文,他且从来没有动摇过他做人的准则,生活环境的好坏没有影响到他的所为与所不为,他自爱、自尊、自信,永远是不变的自我。谦让豁达,淡泊名利,不自居功,无私奉献是郭兴文为人处世哲学的核心。

  我以为,郭兴文置身于辽宁文化人之中,耳濡目染,身历心受,自然同时重塑了郭兴文自己的文化品格,也让郭兴文得以更深入地领悟这种文化精神和生有智慧的精妙,以缓解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加诸自身心理重压,全身心地潜入中国传统文化,作一次无遮无盖,本色本相的精神漫游。

  现在请郭兴文出席开幕式的人很多,郭兴文从来没有因别人给予的荣耀而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应该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我觉得郭兴文是这样的践行者。

  与林声和郭兴文交往,欣赏他们的书法有如观雨听声,心灵自静,它让你不浮不躁,把情绪收敛,把才华含蓄于内里。中国文人官员历来把逸境视为最高境界,但逸境往往不食人间烟火,只见清高,而林声和郭兴文的莲境则包含着关怀。只要与林声和郭兴文交往,就会发现他们身上包含着人间的温暖。

  林声和郭兴文格局宏大,是因为他们站得高,看得多;胸中自有千壑,是因为他们有睿智的眼。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们身上有一种卓然不拔,伫立风雨艰危中的精神。郭兴文其孜孜不倦和矻矻以修的精神,完全与林声的文脉相通。郭兴文在辽沈书画界的每场祝辞既有思辨深邃之美,又具文辞斐然之丽。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往往透露出郭兴文的学识和为文化发展为已任的悠远情怀。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