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影像的方式打开历史
福建闽江金山寺(摄影) 1870年 约翰·汤姆逊
圆明园养雀笼(摄影) 19世纪70年代 托马斯·查尔德 “与语言文字记录的历史相比,摄影记录的历史具有某种‘宛如眼前’的在场性。于是,在推理和想象之外,人们有了第三种与历史相逢的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说,纪实影像虽然不能替代所有的历史证物,也无法满足人们所有的历史想象,但它的确带给人们一种反思历史的新形式。 11月27日,“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活跃于19世纪的21个知名摄影机构和摄影师(部分佚名)的120件摄影作品,涵盖人物肖像、风物景观、市井生活、城市和建筑等多项内容,较为全面地映射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风貌。 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重要的转型阶段,是衰败腐朽与求强图变并存的时期,也是经济活动相互汇通、文化思想西学东渐、政治变革潮起潮落的时代。而此时,发明不久的摄影技术进入中国,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记录那个时代。展览中的许多照片对于人们了解这段时期的中国文化非常重要,同时它们也体现了摄影实践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从日常百业到城市风貌、中国风俗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如洒扫、纺织、理发或戏服扮相等,在展厅中一一展现。威廉·桑德斯拍摄于1871年的《中国生活和人物速写集》为观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窗口,他记录了诸如纺织工人、衙门里的请愿者等各式人物,这些场景经过巧妙的设计,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生活。山本赞七郎的《骡车》、托马斯·查尔德的《驼队》,记录了当时熙来攘往的商业活动和载运货物的场景。威廉·桑德斯的《上海豫园湖心亭》中精妙的几何对称性与托马斯·查尔德《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中的蛇形桥拱都是优秀的视觉艺术作品,亨利·坎米奇所拍摄的《上海龙华寺》及《苏州的桥》中奇特的不对称性则凸显了这些建筑令人过目难忘的特质,这些建筑摄影中所呈现的惊人细节具有强大的美学力量,对建筑史学家以及建筑保护工作者而言更是弥足珍贵。 肖像照也是展厅中极其亮眼的部分。一幅好的肖像照能令观者从画面中感知到被摄者鲜活的人性——他们的思想、情感、性格以及面对镜头时的态度。展览中的许多肖像照片情感细腻、真切动人,如桑德斯拍摄的《广州女子像》,被摄者动作羞涩,甚至带着防御的姿态;托马斯·查尔德的《新婚夫妇》中,主人公春风满面又有一丝谨慎;梁时泰所拍摄的《李鸿章》是一幅包含冲突性的杰作,照片中李鸿章的身体姿态犹如新生,面部表情却仿若还在沉思;而约翰·汤姆逊所拍摄的李鸿章则完全是另一种气势:两手备于身旁,肩膀后撤,如同将要应战的拳击运动员。 “这些珍藏至今的图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史料,而且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美学风格。”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介绍,摄影进入中国,首先形成科学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尤其是它对人类影像强大的摄取能力,对于一个习惯以阴阳来解释世界、分析自我的民族来说,是存在许多忧虑的。因而早期进入中国的摄影师在推广摄影方面煞费苦心,他们首先说服皇族和贵族接受摄影,然后进一步传播并影响商人和普通民众。上流社会的示范性生活风尚产生了积极作用,最终推动摄影成为那个时期最时尚的事物。这种风尚促成的市场客观上形成了摄影文化的良好生态,导致越来越多的摄影家来到中国,同时本土摄影力量诸如香港的赖阿芳、天津的梁时泰以及众多商业摄影机构开始兴起。“摄影介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个重要事件,它如同一个杠杆的支点,对于撬动传统、封闭的思想具有关键性意义。”苏丹说。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从史蒂文·洛文希尔收藏的1.5万多张中国早期摄影照片中精选而出的,都是由当时活跃在中国的顶尖摄影师所拍摄。“从河流到山川,从长城到紫禁城,这个以在中国拍摄的原版照片为主的展览捕捉了19世纪中国的历史建筑、祭祖遗迹、民族面孔以及传奇美景。这些照片中已经消逝的人和地方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也是现代中国被建立的基石。”洛文希尔说,放眼世界摄影史,中国早期摄影最为稀有珍贵,但这些照片迄今没有被中国乃至国际学者大量研究和利用。“作为一名藏家,我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收藏来创建和保存一个伟大民族与国家的视觉史。希望我的收藏可以激发人们反思这些图像,并为中国和国际学者以及大众提供启发,促使他们去接触和了解中国摄影艺术这个令人兴奋的重要领域。”(记者 高素娜)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