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间,第23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在墨西哥召开。我国推荐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工程、陕西汉中三堰工程、福建宁德黄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加上此前入选的陕西郑国渠、四川东风堰等10处遗产,我国已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均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排委从2014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其遴选标准要求灌排工程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 宁夏自秦朝起就开始屯垦开发,引黄古灌区历经汉代的移民开发、屯垦凿渠,唐代的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元代的建闸设堰,明代的疏浚修治、改立石闸,清代的“地丁合一,奖励开垦”,推动了宁夏平原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和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无坝引水、激河浚渠、埽工护岸等独特的工程技术,灌排渠系布局合理,目前灌溉面积828万亩。 始建于汉代的陕西汉中三堰,包括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是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共同灌溉汉中盆地汉江北岸主要区域,使汉中成为最早的“天府之国”之一。三堰在历朝历代都有整修维护,时至今日仍灌溉着汉台、城固、洋县的21.75万亩农田,对汉中政治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黄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该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该工程是我国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和民间自筹修建、政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价值、文化价值、景观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任学武)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