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智儒 吴志义)6月16日中俄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华旗礼堂召开。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方常设秘书处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政先生介绍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情况。 据介绍,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重要伙伴,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两国在各层面、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大国合作的典范。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构想为中俄战略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契机,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协作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不断跃上新的高度。包括教育在内的人文领域合作是推动中俄关系蓬勃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中俄同类大学联盟的发起和成长是近年来两国教育领域合作的亮点。 2011年3月,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以汇集中俄精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型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根本宗旨,发起成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六年来,在中俄人文合作机制的培育下,在双方高校的共同努力下,联盟的建设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时期高校五大职能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6年,在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框架内,中方院校共派出858人赴俄方成员校交流学习,接收俄方成员校728名学生来华学习。目前联盟共吸引中俄双方56所精英大学加盟,在校生总人数达156.7万,六年来,共累计开展了40余项大型中俄科技人文交流活动,5万余名中俄师生参与并受益,中俄双方计划通过阿斯图平台争取到2020年师生交流人数累计达到10万人,大力推进阿斯图联合研究生院和俄罗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储备中俄两国交流与合作高端人才。根据2013年联盟中俄双方签署的《青岛宣言》,双方将充分利用阿斯图联盟中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整合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与科研资源,采用多种形式与方式,鼓励中俄两国青年学生共同研制微纳卫星,借助中俄两国在航天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创新,争取2018年发射系列阿斯图纳卫星。同时联盟面向高精尖前沿科学领域,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多形式、高频率、深层次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对接,为中俄高校、企业科技创新、技术产业孵化搭台铺路。目前合作领域涉及航空航天、环境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纳米材料、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制造、船海工程、极地研究、铁路交通、经济管理、土木建筑等多个领域。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深入与创新发展的高要求,将大学带入了密切交流合作的新阶段。这启示我们:中俄两国高校只有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阔视野、超越障碍与隔阂,寻找互利共赢的生产点,才能增强中俄大学全球竞争力,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彰显更大的价值。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