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莲,诗人,从事公安标准化工作。出生于大连,幼年在父亲引领下,迷上了古诗词,参加工作后亦一直坚持将人生感悟以格律诗形式进行书写。著有格律诗集《扫花浥翠》(合集)。作品散见于《人民公安报》《啄木鸟》《剑胆琴心》《人民公安》《诗词之友》等。现居北京。
月下闲吟 长兴歌赋自闲吟, 月下清风抚素琴。 几曲秋歌几重景, 轻霜淡染露沾襟。
海棠春 霞染云窗罩影墙, 莺花滴翠暖炉香。 深深庭院春初早, 玉隐琼楼绣海棠。
扫花挹翠 闲与诗人扫落花, 锻词挹翠似丹霞。 绘枫舒靥胭脂处, 一片冰心蕴玉纱。
江南韵 轻语低眉煮茗茶, 姑苏河畔浣溪沙。 江南韵致箫声处, 却见暗香归旧家。
醉泉 2015年腊月二十三,公安部警用装备标准起草会的某次会议恰逢“小年儿”。与会代表虽都久未谋面,然开车来都需开车归,安全与纪律为要。
兄弟义重,战友情深,会议组长建议以一瓶矿泉水权当美酒,提前相互祝福,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气氛,窗外寒,心头暖,清泉甚比酒香甜。席间赋诗一首。 窗外腊梅向雪寒, 松林细语伴征鞍。 谁家晚宴贪春色, 一醉清泉赏玉盘。
岫云烟 针吐丹霞染鹭鸥, 烟波江上弄兰舟。 春风裁得云丝锦, 紫燕呢喃绕绣楼。
津门勇士
--悼在天津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救援中牺牲的勇士们 秋风泣雨铸悲歌, 逆向前行灭火魔。 肯舍铁肩担道义, 英魂热血染津河。
烟雨行舟 烟雨迷蒙碧水舟, 乌蓬离岸几重愁。 九曲蜿蜒多少客, 疏林野渡落沙鸥。
暮色吟 暮色沉沉渐逐空, 枝头杜宇泣残红。 闲开青黛邀云语, 淡对荆桃笑晚风。
虹桥 人间有幸莫虚词, 美景闲情巧入诗。 垂柳虹桥横碧水, 蜿蜒幽径梦成痴。
听雨 轻卷珠帘闲听雨, 丝丝入道洗嚣尘。 浮名多少终归入, 把茗一杯待缘人。
送别沈成磊
2015年5月28日,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民警沈成磊在执行任务中,被歹徒刺伤,失血过重,不幸牺牲。6月,公安部在英雄牺牲的城市举行追悼会,追认沈成磊同志为烈士。敬以诗追念。 何如泣海漫烟城, 呜咽英魂歌楚声。 又别悲凉孤鹤去, 一腔清泪素花情。
夏至 端午时逢夏至迎, 鹿糜解角听蝉声。 东廊一镜清辉月, 垂柳溪泉石上鸣。
唱晚 借对诗文赋古风, 桃花潭水对玲珑。 逶迤五岭红帆远, 滴血残阳境入空。
亮剑 清风月下独倚栏, 侠肝义胆剑生寒。 云空闪电谁锋刃, 笑与雷霆义结銮。
悼汪公 漫听喧嚣哀雨鸣, 春花骤冷落残英。 千山仰送归仙鹤, 万里云飞泣血声。 一叶江帆舟独去, 满城砚墨啸天庭。 流连感慨清风句, 泪悼诗翁慨性情。
故园感怀
2015端午,携女归家探母。蒙辽宁公安文联及辽宁公安诗词学会的诗友们之邀,相叙畅谈诗词创作,学习传统文化精典,受益匪浅。回京后,与家乡又是新一轮的星月遙对,又是新一轮的复复牵挂,复复祈愿。以诗寄怀,慰思乡之念。 常念乡关夜不眠, 愁来对月叹流年。 素笺满满空余泪, 疏雨萧萧徒望天。 聚在菖蒲诗对酒, 别时榆柳曲和弦。 谁知梦里他山客, 总把燕京皈圃田?
水调歌头·北戴河感怀 云淡碧空阔,向海听涛声。朝临汀岸亭栏,沙际戏风筝。一览无垠深处,几点银鸥雪鹭, 远近自飞停。雪卷倚风处,溅石拍滩轻。 观碣石,衔玉带,共潮生。翔来百鸟,犹如仙境晓心晴。信步闲游碧海,仰卧高吟白浪, 自在似闲庭。无尽千秋事,淡看世间情。
咏太极
——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第四届职工运动会暨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太极拳交流大赛有感 夏邀神勇秋竞雄, 太极云手亮相中。 气沉丹田行云起, 阴阳相济方为融。 青龙出水平步刺, 探海神针领头弓。 风卷梅花轻旋舞, 蜻蜓点水玉娇容。 随曲就伸高探马, 仰之弥高俯愈躬。 切磋交流增情义,
一树静虚律韵同。
注: 2015年9月25日,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办的中央国家机关第四届职工运动会暨中央国家机关第三届职工太极拳交流大赛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共有来自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财政部等41个部委54个代表队的1195名太极拳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奥体中心摆开擂台,“以拳会友”。
本届比赛共设置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和自选太极拳三个大项。公安部派出了由三十三名队员组成的神盾太极队参加本届交流大赛。队员们不畏强手、稳定发挥,最终获得24式太极拳一等奖、32式太极剑二等奖的可喜成绩。
抗战寄咏(二首)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用诗歌在心中矗立一座不朽的丰碑。纪念并歌颂在八年抗战中英勇不屈的四万万中国人民及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谨以此诗献给在八年抗战中坚守国土、守卫家园的英雄们!
(一) 远去狼烟七十秋, 铁蹄沾血忾深仇。 山河破败哀凄泪, 壮士悲歌浩气留。 四亿旌旗诛贼寇, 八年抗战保金瓯。 富民强国圆新梦, 守护家园卫九州。
(二) 长恨当年抗战场, 硝烟满目斗倭狼。 江山破碎悲残土, 将士同仇赴国殇。 铁骨丹心星月照, 清风浩气脉流长。 当知安定来非易, 共护和平绘锦章。
相关评论 左古右新描月影,轻扰慢捻发心声 ——简评公安诗人刘心莲的诗歌创作
周 航 一次诗人小聚,我认识了公安系统的女诗人格格。她当时着便装,没能让人领略她英姿飒爽的女警察风采,倒给人雍容大度、古雅朴丽的第一印象。当然,格格是她的笔名或昵称,后来过了好久才知道她叫刘心莲。心净如莲或心似如莲?总觉得这名字虽然普通却能给人很多联想。我在鲁院高研班学习的两个月里,与她常有接触,她年龄稍长,我叫她大姐。交往谈笑之间,她待人的古道热肠和对生命的淡然超脱都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鲁院结业离开北京不久,她发给我几十首诗,有旧体,有新诗,我一口气读完且不由生发诸多感慨。其心的确清雅如莲,始初步了解公安诗人刘心莲怀抱一颗难得的诗心。 刘心莲发给我的几十首诗,无论新旧体,从题材上可归类为乡情诗、禅诗、题画诗(文人雅趣诗)、赠友诗、悼亡诗等,此外还有7首节气诗。 整体上来看,诗人的文人气息相当浓厚,这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词体式的继承和旧体诗词的创作,以及对禅宗思想的兴寄感悟上。在人的精神普遍沦降的当下物质生活中,这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在物欲纷扰、人心浮躁的现实困境中,诗人的创作姿态无疑鉴映了太多人所缺失的某种日常生活的常态。借助诗的形式,无论是题画而追求文人雅趣,还是在文字中寻求禅宗对心灵的抚慰,在我看来,这些都无异于灵魂的救赎。尽管诗人并非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表面上看来工作稳定,日常生活波澜不惊,所以难有更多对生命切肤之痛式的抒怀或呐喊;然而,诗人所踞守的生活,在诗行中却能留下属于她这个层面的灵魂辉映。我想指出的是,读刘心莲的诗,我们不妨多考虑她实际的生活现状,多领略她诗中的文人雅趣和禅宗意味,而不必苛求当下论诗所必谈的所谓生命中的痛感。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生如万花筒般的变幻和多彩。可以说,刘心莲的文人诗,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同样在心灵的田野上踩下了清晰可辨的印迹。更何况,她的乡情诗对故园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在悼亡诗中对牺牲战友的痛彻肺腑的怀念,都无不侧映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贯注悲悯的内心情怀。
最能体现刘心莲文人诗特征的当数她用旧体写就的题画诗、赠友诗和颇具禅宗思想的禅诗。不过,很多时候她的禅宗思想又寄蕴于其他题材,可谓浑然一体,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诗心精髓所在,风骨所寄。来看她的几首绝句: 《墨骨道心》:般若一壶云听雨,浇书案边有闲人。几番学玄藏墨骨,醒石寒沽论道心。 《砚墨》:宋骨唐风坐忘天,雕文掩卷玉中缘。千秋古法由心渡,松墨一潭醉笔宣。
《观海》:云轻飞远鹜,心净止涛声。坐看残阳醉,横斜渔火明。 煮茶听雨,案边闲书,玄墨论道,坐忘渡心,净远若残阳,松风醉笔端。如此境界,何等闲雅,何等仙逸!在烦杂喧嚣的大都市,在劳碌无常的日常中,能在文字和传统文化中雕琢一颗灵趣的诗心,这未必不是对无奈现实的一种摆脱、抗争、超越和升华,只是换了一种姿态而已。 在刘心莲绝大多数旧体诗的创作中,哪怕是所谓的自创体,比如《三生石·缘——再读红楼梦》,都将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蕴含合而为一,兼杂糅以满腔多姿婉转的诗情表达,来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加强本我性灵的修炼。这些在我看来,都可归结为诗人的禅诗创作。
自古至今的诗人总爱将诗心寄托在某一个中心意象上。《古诗十九首》中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难怪后来有个现代派诗人取名叫“戴望舒”了。月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诗的代名词,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静夜思》,即为李白抬头望月时留下的千古名篇。故而,月亮是中华诗词传统中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核心意象。刘心莲也不例外,我不经意间发现,她的禅诗创作最善写月,思乡思亲之作也多与月粘合。她诗词中的月也是美轮美奂、多情多思,焕发出了新意。正如她所写的: 《七律·故园感怀》:常念乡关夜不眠,愁来对月叹流年。 《七律·怀念父亲》:多少欢笑戛然止,霜袭玉屏何时圆? 《七绝·曲水闻音》:月下行舟又一程,帆追青岸踏歌声。 《七绝·书羽香袖》:春花夏雨秋时月,雪落无痕何处踪?
《七绝逍遥月》:月华如水意逍遥,远望天阶渡玉桥。多少幽香留倩影,嫦娥舞袖兔灵娇。 读到如此频频写月的诗句,读者无法不感受到慧质兰心的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乡情、无奈、禅境、静心等等交织在一起,以及不时生发出的对时间、空间幽幽切切之怜叹,又无不扑面而来,扬而抚眼,沁然入心。无疑,擅长写月,俨然成为诗人刘心莲诗歌创作的一大特征。 与旧体诗相比,刘心莲的现代诗数量并不多,题材又多以思乡和悼亡为主。由于古典诗词的滋养,诗人的现代诗写得透剔、晶莹、精炼而有韵味。 《希望》:生命的烛光,你是。/在深夜,引我前行。//引航的灯塔,你是。/让迁徙的候鸟,在湾口休息。//静夜里忽隐忽现的汽笛,你是。/陪伴着迷路的人,/守候着一个又一个,/终将冲破黑暗的黎明。 诗中主谓语的后置,颇具陌生化效果;而对生命中的那一份简单的期冀,又如蝉翼那般轻盈透明,如晨露那般晶莹清亮。 《那一段好时光——怀念父亲》:那时候 夏天到了/蜻蜓/在天空自由飞翔/知了 在树上唱歌/知了 累了的时候/您领着我循着树影/认知它的外衣/一味药 入典/终止牙痛的祖传秘方//童年/那一段好时光。在这首小诗中,对父亲的怀念是透过儿时的记忆来实现的。童年的记忆并不是虚幻的影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具象呈现:夏天、蜻蜓、飞翔、知了、唱歌、树影,但怀念又在这一些具体的记忆里突然幻化成虚象:一味药入典、终止牙痛的祖传秘方、一段好时光。在一虚一实的交替之间,诗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若隐若现却又真真切切,唯有那份喷涌不止的巨大的悲哀久久挥之不去,令人唏嘘。
诗人的如此“小我”之痛,有时也融化于“大我”之悲中,即对公安同行牺牲的真情缅怀和歌颂的抒发上。同时,这已经不是诗人个人情趣的表现,而是对现实大美的直接抒情。譬如在纪念海地大地震中遇难的八位中国维和警察的一诗中写道: 那一天早晨, 最突愕的消息, 让时间凝固, 默默无语的泪, 浸满最焦灼的等待。 就那样,寂静地, 寂静地等待, 等待着, 生命搜寻仪在那一刻, 搜寻着微弱的磁波。
…… 诗人的大爱和真情一点都不做作,不虚情,完全能让人感受到诗中真情确实发自内心深处,而非应时应景。这类诗作在刘心莲的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比例,也是特别能打动人心的文字呈现。 刘心莲,这个平常我喜欢叫她格格的大姐,这个不事张扬、热情平和、胸装一颗诗心和大爱的诗人,她在诗歌的道路上默默地行走着。她不为名利而写,只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个人涵养的修炼、内心真情的抒发而写。尽管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路子还显得相对狭窄,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但她满怀深情地抚摸生活和文字,且一路低吟浅唱地行走于人生这条显得喧嚣的小径上,给自己寻觅宁静,给别人投去阳光,我想,这已足够了。 2015年7月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