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福建建阳:宋名瓷建盏工艺中断数百年后重放异彩

福建建阳:宋名瓷建盏工艺中断数百年后重放异彩

时间:2015-04-27 16:45来源:新华网 作者:孟昭丽
7年前,46岁的詹桂溪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眼看着自家物流生意越做越大,他却要转向一个在家里人看来“前途未卜”的领域——重新研制建盏,让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重放异彩。

  新华网福州4月27日电(记者孟昭丽)7年前,46岁的詹桂溪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眼看着自家物流生意越做越大,他却要转向一个在家里人看来“前途未卜”的领域——重新研制建盏,让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重放异彩。

  詹桂溪的家乡在福建建阳,这里出产的黑瓷建盏,为中国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两宋时期,“斗茶”风靡朝野,使得建盏名重一时,曾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

  然而世事沧桑,宋末元初之后,盛极一时的建盏制作工艺湮没无闻。詹桂溪说,儿时就听父辈们讲过“斗茶”的故事,讲过黑瓷的奇妙,曾为这一手艺失传感到无比痛心。

  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省轻工研究所和原建阳市瓷厂等机构的专家经数年研究试验后,成功烧制出仿古建盏,失传数百年的建盏古老工艺得以恢复。看到家乡的古老工艺恢复,2008年,詹桂溪便一头扎进去,研究建盏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兔毫盏的制作工艺。

  走进詹桂溪的建盏作坊,工人们正在为盏坯上釉。建盏的烧制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包括洗浆、沥浆、炼泥、手拉坯、晾坯、修坯、上釉、晾釉、烧窑、出窑。上釉是其中一道重要的环节。

  “上釉全凭个人的经验,尽管自己已经做了3年多,一天上釉的近百个盏里,还会有一、两个次品。”詹桂溪的妻子杨鹰告诉记者,只有本地的原料才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不仅盏坯的原料来自当地的泥土,釉料也都是由本地的釉泥经过调配而成。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魅力主要在于窑变产生的釉面斑,名贵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其中以兔毫最为知名,这种盏器在漆黑发亮的釉面上,并排的闪现着金色光泽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

  “其他瓷器的纹样花式可能来自于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而建盏的花纹皆由陶制过程中,天然形成。”来自陶瓷工艺世家的叶礼忠说,黑釉经过炉火的高温烧制,自然形成了变化万千、绚丽多彩的作品。

  作为建盏制作技艺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礼忠的建盏作品不愁销路,“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都是客户来家里订购,不用出门找市场。”

  “我们还用相同工艺开发出碗碟、香炉、赏件等诸多产品。”詹桂溪告诉记者,“不需要到外地开店,客户都会慕名前来买,一天可以卖出500件左右。”

  如今在建阳,制作建盏的企业和手工作坊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成立的建窑建盏协会已经有会员180多人。其中,陶瓷大师黄美金父子精制的三块金油滴建盏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尽管创新让詹桂溪受益不少,他依然有一个梦想:用宋代古法烧制建盏。为此,他收集了一筐又一筐的古代建盏土坯。

  “现在建盏生产厂家大多用电窑、气窑等烧制,比较容易控制温度,成品率大大提高,但真正的珍品还是用古法烧制。”詹桂溪说,“我计划建一个全国最长的龙窑,长达136米,全部用宋代工艺流程来烧制建盏。”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哲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6-18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