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中国当代艺术家,1964年生于武汉,曾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1993年搬往北京。在1990年代,他开始创作《面具》系列作品。2004年,他的风格发生变化,开始刻画荒凉景观中居住的孤独生物。2013年,其作品《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成为亚洲最贵当代艺术品。同年,作品《协和医院系列之三》香港佳士得拍出1亿港币。2014年,其作品《从1830年至今》在卢浮宫展出。 开幕式不讲话 3月9日,曾梵志时隔五年首次回国举办的个展如约而至,但开幕式却显得十分“另类”。 整个下午,曾梵志只是忙着接待前来看展的各路朋友,并和他们合影。除此之外,他就躲到画廊的办公区域抽雪茄。 曾梵志并没有以艺术家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此次个展和自己的创作心得。很多记者在确认曾梵志不会在开幕时讲话或接受采访后,显得手足无措。与此同时,现场负责接待媒体的工作人员变成了最受媒体“关注”的人。 展厅外充满烤羊肉串味 除了在开幕式上不讲话,曾梵志还在展厅门外的小院里架起了烤串的炉子。展厅门口烟雾缭绕,三两个工作人员在炉子上烤着羊肉串、羊腰子。周围早已围了一圈人在等。 记者注意到,虽然展厅的走廊中也像其他画展那样:摆放着茶点、红酒、饮料,但大多数人还是站在院子中等待着烤串。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烤串的项目是曾梵志特意安排的。 木炭的味道、羊肉的味道、孜然调料的味道明显盖过了门口花篮的花香。有来看展的人站在门外,一边吃串一边调侃“应该到卢浮宫门口烤串去”,众人大笑。在接待朋友的间隙,曾梵志也来到烤炉前,迎着夕阳大嚼羊腰子。 自认作品“很乱” 虽然画展的开幕式以一副“不靠谱”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并不缺少关于本次个展展出作品的介绍。 创作于1830年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富有深远影响,也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中最受关注的藏品之一。本次展出的曾梵志作品便是应卢浮宫之邀,以“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了再创作。 展厅中,四幅作品依次排列,挂满了三面墙,分别是曾梵志作品《从1830年至今》的四个版本。剩下的一面墙上展示着一段视频。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视频是曾梵志作品在卢浮宫展览期间拍摄的。视频中记录了参观者对其作品的看法。而曾梵志也在其中对自己的作品做了解释。 在视频中,曾梵志自认展出的作品“有很多线条”“很乱”。但他同时表示,“我画的时候不会想到某一个具体的东西,那只是个想法”,而画中的“线条”则起到了“干扰(观者)视线”的作用。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