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份意见就像一张扎实的文化民生“施工图”:任务明确,标准具体,进度明晰。 “老少边穷” 成精准扶贫对象 对百姓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观看演出、参加文体活动和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等基本文化权益,政府明确了保障底线。 作为意见附件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以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两年)比例不少于1/3”“县级以上设立公共体育场”“为每个县配备用于图书借阅、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服务的流动文化车”…… 意见提出,要明确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实行精准扶贫,并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对象。“关注这部分群体的文化需求,不仅仅是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政府研究所副所长杨永恒表示。 鼓励降低 商演和电影票价 “免费”是意见中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免费之外,还要“优惠”。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之外的文化服务项目,意见鼓励以“优惠”价格提供,比如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性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在标准中就提出要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农村乡镇每年送戏曲等文艺演出。 “这一方面可以解决公共投入不足的问题,缓解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提高效能。”杨永恒如是解读。 目前,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制定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性目录,已正式上报中央。 纵深 工人文化宫里工人少,少年宫里难见少年 文化服务要“对路子” 文化部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县级以上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数量有三千多个。然而,在一些地区的文化场馆里,要么有名无实,要么唱着“空城计”,工人文化宫里工人少,少年宫里难见少年,有些工人文化宫则“摇身一变”,成了电影院、剧院等商业场所,一些剧目的票价高达几百上千元,远非普通工人能够承担。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曾表示,当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不统一、供需不对路、实效性不强、可持续性差。在不少文化部门的通报中,往往把建成的场馆数量和活动次数作为“成绩”。然而,考核的“指挥棒”不能只指着数字,还要关注是否“对路子”,别让群众成了“局外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