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标记当代中国文化新高度 2014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高扬改革旗帜,把握文化大势,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政策保障,加紧任务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开拓前行、扎实推进、全面深化。 顶层设计掌舵改革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 带着这样的共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随之清晰——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工作格局轮廓日益分明—— 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构建五个体系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围绕改革总体思路和布局,各地各部门扎实打基础、建机制、找切口。 抓思想认识,宣传文化系统组织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先后举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媒体融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繁荣发展电影工作等一系列座谈会,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抓紧规划部署,31个省区市均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全部获批。四川省交出一份包含19个方面的改革举措、88项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深化改革做出系统安排。上海深化报业改革、推进文广改革、加速推动传统和新兴媒体融合,期待以改革再次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 抓政策配套,中央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促进文化金融合作、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利好政策之密集10余年改革历程中罕见。 抓督查落实,建立年度任务台账和联系跟踪机制,重点任务进展一月一反馈,一季度一督查。“台账就是军令状,不能如期完成要挂账问责。”宣传文化部门感觉压力山大。 进一步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2014年11月19日,国家艺术基金首年度评审结束,394个项目从425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共计4.29亿元支持。一些以往得到扶持不多的民营文艺团体和自由职业者也获得资金扶持。 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是文化部门创新艺术创作生产引导方式的重要体现。 “放”与“管”结合,把该由社会抓的事放给社会。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取消或下放35项行政许可审批,将11项文化市场准入审批由前置改为后置,并与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平稳对接。与此同时,政府要把该管的管好。2014年网信小组开启互联网治理新元年,开展“净网2014”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网络谣言和网络色情,累计关闭查处淫秽色情网站千余家,网络舆论空间日渐清朗。 过去一年,媒体融合的新探索新尝试层出不穷。以主流媒体为龙头,新闻媒体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中央9家主要媒体探索建立一体化采编组织体系,全媒传播体系初现雏形,内容创新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4年,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两局合一完成,并非是牌子的合并,而是政府职能的优化。各地也积极探索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多个省市成立了专门监管机构或明确了出资人机构。 迈出实质步伐的还有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扩大免费开放范围,2115个博物馆、34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43510个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实现免费开放;210个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推动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大对转制企业的扶持……充满活力、定位清晰、运行规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 大力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 推动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关部门编写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摄制《国魂》《百年潮·中国梦》等电视专题片;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正在北京等四大卫视热播的60集电视剧《老农民》的编剧高满堂,用5年时间、走了5个省写了这部戏。当年,他到大连特钢厂断断续续采访3年写出了《大工匠》;采访200多人足迹遍布辽吉黑鲁西南,行程7000多公里,写出了《闯关东》。“每写一部剧,首先必须下去生活,去接地气,接磁场,去倾听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他说,“正是在生活的熔炉中,我采集到了艺术的金子。” 走出小舞台,奔向大天地。成百上千的文艺工作者响应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开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自2014年11月下旬,深入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积极开展慰问演出、艺术采风、结对帮扶等活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提出的要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