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25日电(记者 冽玮)陕西省旅游局官员朱耀勋25日表示,作为秦晋贸易往来的水旱码头及风格独特的明清古民居,陕西省佳县木头峪古村落吸引着各地游客和艺术家。陕西将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打造具有陕北特色的原生态人文地理乡村标本。 佳县木头峪村,古名浮图峪。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坐落于佳县城南20公里处,是一处坐落在被黄河冲积的滩地上的明清时期古村落,木头峪古民居由前滩后滩组成,中间有戏楼广场相连,两条村街南北分布,村街东西皆有小巷相接,错落有致,排列整齐。 明清至民国年间,木头峪村繁荣鼎盛,为秦晋贸易往来的水旱码头,素有“好渡口”之称。随着水运的式微,木头峪村最终衰落,但至今仍保存明清古民居27院,各类门匾、牌匾50余幅和老祠堂、石堡、古戏楼、文昌庙、归云寺、鱼山古庙遗址等。木头峪村书香气味之浓重、文化底蕴之深厚,在中国村落文化中屈指可数。 据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上记载,清代,木头峪村出了4进士、2举人、1拔贡、6知县、9训导及53贡生和秀才。自民国到现在的近一个世纪里,小小的木头峪产生的戏剧演员多达400余名。 记者了解到,目前古镇民居亟待保护和维修,几乎每一处都遭到破坏,有的院落是因为年久失修坍塌,已面目全非,有的是经过了翻新,一个本来完整的古院落、却倏然立起了一个小洋楼或者是几间贴有瓷片的新砖房。也有些建筑遭遇黄河水的浸漫,破旧颓败,有些门楼上的雕花题字,风吹日晒、磨损严重,很难见其真实原貌。 根据陕西旅游设计院的规划,将构建以“佳碛画廊”、“秦风晋韵”、“自在陕北”、“古堡逸境”、“寺沟胜境”等板块构成的“一廊四区”的整体布局结构。打造以当地特色小吃为主的舌尖作坊;以革命故事为内容的红色文化展览馆;以木头峪中转站历史功能为积淀的“船帮大院”酒店;以木头峪“聚丰厚”商号为基础的商业文化博物馆等。以苗、曹、张三大家族史为主线,打造集古民居院落展示、游览、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张家大院”、“苗家大院”、“仲连复生”礼仪文化学堂、文魁书院及三姓宗祠等项目,深刻展示三大家族的历史,推出“陕北原生态人文地理乡村标本”。 有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文化旅游扶贫项目,不仅是旅游景点的建设,更是旅游扶贫、旅游惠民、旅游兴业项目。通过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使得木头峪由客体被助型向主体自主型发展。同时是一个文化水源涵养项目,要保护木头峪传统文化,保护木头峪民间记忆。木头峪是一个“物态、形态、神态、景态”的聚合体,通过深度体验的方式保护乡村文化历史、销售乡村文化历史。 陕西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朱耀勋认为,木头峪村是陕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其建筑文化、渡口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民歌文化具有至高性,具有保护利用的条件和优势。借力木头峪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明年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机遇,将为旅游扶贫树立一个榜样。(完)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