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大学孝行协会志愿者前往湘潭市长城乡敬老院开展孝行活动。唐大柏摄
![]()
湘潭大学孝行志愿者陪敬老院老人聊天。唐大柏摄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培 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 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而备受人们推崇和礼赞,具有良好的认知度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加强孝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目 前,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43亿,到2050年将占总人口的3成,老龄化社会将带来物质和精神等一系列老人问 题。弘扬孝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突出理论创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 力量。要设立孝文化研究课题,加强孝文化的理论研究,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并根据时代的需要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如增加“民主”“平等”“法治”“公 正”的元素,促使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二是突出机制创新,构建一系列长效机制。“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必须要有制度做保障。如社会联动机制、宣讲传播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奖惩保障机制。其中社会联动 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率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学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作用,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作用,汇聚社会各种资源,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毛泽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雅兴)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