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罗丹作品到国博:文化交流永不停歇

罗丹作品到国博:文化交流永不停歇

时间:2014-12-03 10:25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陶丽君
本次“罗丹雕塑回顾展”为期5个月,从今年的11月持续到2015年的3月。展览分为“早期岁月”、“名人雕像的创作和历史主题的塑造”、“渐臻成熟”、“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贯穿了罗丹创作的一生。其中,《青铜时代》是罗丹的第一件大型作

  11月2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罗丹博物馆主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次“罗丹雕塑回顾展”为期5个月,从今年的11月持续到2015年的3月。展览分为“早期岁月”、“名人雕像的创作和历史主题的塑造”、“渐臻成熟”、“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贯穿了罗丹创作的一生。其中,《青铜时代》是罗丹的第一件大型作品,它标志着罗丹艺术家地位的奠定。

  

 

  《青铜时代》

  据介绍,在此次展览的筹备中,中方特意选择了《思想者》雕塑作为本次展览海报的封面,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大为赞同,她说:“因为《思想者》对于法国来说是一个象征,在罗马公约的时候,《思想者》被当作是一个标志。另外,对于罗丹本人来说,这个展览也非常重要,罗丹生前很钟情中国的艺术品,他自己本人也有很多的中国艺术品,他如果活着的话,一定会以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中国而欣喜,因为这意味着罗丹作品的国际化。”

  卡特琳娜说:“这次展览特别展出的石膏作品,是罗丹艺术品当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因为石膏是罗丹艺术创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材质。罗丹的作品曾经到日本、韩国、欧洲等等各个国家展出,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大家对罗丹作品的热爱在多年之后的今天历久不变,这让我非常的震惊。我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的、交流的平台。”

  

 

  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表示对中方的感谢

  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中方总协调人蒲通补充道:“50年的庆典虽然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希望这种文化的交流不要停止,我们正在筹划中法建交50周年的闭幕式,希望能再举办一个大规模的展览。今后,中方将会选派部分博物馆的负责人到法国进行一些培训、学习,相信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据本网记者了解,这次展览当中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艺术品在维护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介绍,为了确保罗丹作品的安全,全部138件作品分两次运到中国,因为分成了两次,所以在展览的布展时间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海关来检验的时候,中国国家博物馆单独为展览出具了担保书。罗丹的作品规模都是很大的、分量很重。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开始的计划是在《思想者》开箱的时候,邀请媒体朋友一起见证这一时刻,但是由于作品的组装需要一个过程,“开箱仪式”并未成行。卡特琳娜以及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布展工作,这次布展工作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每一次的商讨、修改都是非常的不容易。比如一个画展,将绘画作品从一面墙移动到另一面墙的难度还是不大的,但是将一件罗丹的雕塑在场内移动哪怕十公分,都是非常困难的。这次展览,仅仅在构思计划方面,就用了一年的时间。实际上布展的工作是在展览发布会前的几个小时才完成。

  

 

  《思想者》

  在晚上的开幕式上,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及夫人,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舍维约,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法方总协调人马克·毕栋,法国文化参赞周子牧,展览法方策展人埃莱娜·马洛,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著名书画家范曾,文化部外联局党委书记、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中方总协调人蒲通,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出席。吕章申、顾山、卡特琳娜·舍维约馆长先后讲话。中国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主持仪式。

  

 

  开幕式现场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