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洛阳古城保护整治推进 将保留原有街巷体系

洛阳古城保护整治推进 将保留原有街巷体系

时间:2014-12-02 15:14来源:大河报 作者:记者牛洁赵攀明文张琮
昨日,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专家研讨会举行,国内顶级专家听取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期)汇报,并提出修改意见。另外,记者获悉,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一期工程,预计明年10月份完工。

  

 

  雨后的老城别样美丽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畅(右前)参观老城,听取工作人员讲解。

  □记者牛洁赵攀明文张琮摄影

  核心提示|昨日,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专家研讨会举行,国内顶级专家听取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期)汇报,并提出修改意见。另外,记者获悉,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一期工程,预计明年10月份完工。

  最新进展

  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有了“智囊团”

  昨日,在研讨会之前,洛阳市还举行古城保护与整治专家顾问团成立大会,共聘请国内6位著名的建筑专家成为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的顾问团成员。

  6位专家分别是: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绍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何玉如,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黄星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存东、苏州大学室内设计系主任刘伟。其中,周畅为专家顾问团团长,他表示,顾问团会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建言献策,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旧城改造建设打造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据悉,专家顾问团将对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进行全程跟踪和定期指导。

  项目信息

  一期工程预计明年10月完工,原街巷体系将被保留

  研讨会上,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和天津舞台科学技术研究所等设计单位分别汇报了《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期)》和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中的文化资源的活化和转化方案。

  “一期工程主要是围绕着府文庙片区进行改造,范围包括东至成功街,西至中和巷,南到东和巷,北至操场街、明新街及府文庙片区,规划面积201亩。”老城区古城保护与整治办公室王延生主任介绍,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0月动工,预计明年10月完工。

  “府文庙片区改造时将保留原有的街巷体系。”王延生介绍,与单幢建筑的保护不同,历史街区保护更注重保护整个片区的建筑肌理和文化。“将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肌理,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不会轻易挪动。”

  对于府文庙片区内的董家、于家等古建筑,记者了解到,依据规划,在一期项目工程中,将保留原有的院落格局与尺度。

  观点碰撞

  商业区居住区是“分开”还是“在一起”

  避免混乱,商业、居住体系要分开

  胡绍学介绍,从文化街区成功案例来看,一般都把商业和居住这两部分分得比较清楚。要采取双系统模式,即文化旅游商业系统和居住生活系统,而且要分开,一旦商业和居住不分,易造成交通混乱。

  商居适度结合,会有意想不到效果

  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设计总监、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徐昀超则认为,如果适度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住宅区穿插一些文化因素,可能会起到激活住宅项目的效果。

  古城风格是“一条主线”还是“百花齐放”

  以一个时期文化为主,避免杂乱无章

  “晋朝、三国、汉朝、唐朝……各个时期的洛阳都很了不得。”胡绍学表示,洛阳文化内涵丰富。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及较大的文化差异,最终要落实在建筑文化上,但区域面积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以一个时期的文化为主,否则就显得杂乱无章。

  多个时期文化并存,体现时代渐进性

  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认为,各个时期的文化都有其特点,可将其融合在一起,突出层次感,体现时代的渐进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此外,也有专家提出,老城区范围内有多种文化,这也是老城的一大特点。

  保护原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体现真实历史

  研讨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观点各有不同,但对于古城保护与整治过程中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几乎是异口同声。

  “作为历史建筑必须真实,如果虚假的话,就是影视基地,而且历史建筑如用传统方法修缮,一定要用传统材料才能保证真实感。”提起建筑形式对文化的传承,黄星元的观点明确且“犀利”。也有专家补充道,洛阳老城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在利用文化资源时,应准确找到这些资源的历史依据,增加可信度。

  与此同时,专家们对古城保护与整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非常期待。“我们所做的东西并不是简单的还原、再造,因为我们不是在还原古董,在创新过程中要创造‘未来中的过去’,传统和创新怎样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中科院设计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崔彤表示。

  项目分析洛阳历史文化厚重,但优劣势并存

  作为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专家顾问团团长,“任职”第一天,周畅就对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进行了分析。

  周畅认为,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工作有其自身优势。首先,古城是洛阳整个城市、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洛阳古城完全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也有这个义务,将厚重的文化表现、发扬出来;其次,除了历史文化遗址和传说外,今天的古城里面,还有许多手工业作坊、地方工业品等“活的文化”;第三,古城部分建筑遗存对今天的规划和布局有借鉴价值,可以通过街巷文脉、规划布局等得到历史文脉上的延续,并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周畅也提出了古城改造与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历史变迁、战乱频繁,很难找到完整的历史文化遗迹;第二,洛阳在隋唐时期最为昌盛,但保留下来的多为明清建筑,且大多比较杂乱,不能反映洛阳历史上的盛况;第三,古城虽有很多民间传说,但没有图像资料、文字资料,很难找到依据,这是非常困扰规划师、建筑师的问题。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