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国图举办缩微技术成果展 30年抢救典籍近15万种

国图举办缩微技术成果展 30年抢救典籍近15万种

时间:2014-11-28 14:08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马晓晴
数字资源易丢失损坏,重要文献需要抢救保存,怎么做?26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微缩技术近30年成果展示。

  数字资源易丢失损坏,重要文献需要抢救保存,怎么做?26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微缩技术近30年成果展示。

  这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承办。

  展览运用互动体验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典籍文献如何拍摄成缩微胶片。

  缩微技术是一种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的文献保护方式。

  数字资源极易丢失或无法利用,当今缩微技术是国际上通用的长期保存珍贵文献资源的重要手段,保存时间500年以上,珍贵文献以纸本、数字、缩微三种形式共存已成为国际共识。

  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介绍,1985年至今,缩微中心先后带领25家成员馆,共同开展珍贵文献抢救工作,缩微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共计6700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31759种、报纸4378种、期刊15230种,民国图书98493种。

  据统计,在缩微中心各成员馆已抢救的各类文献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献因纸张老化、载体破损等原因,现已完全无法阅读,因缩微品的存在其内容信息和载体形式特征得以保存下来,而在所有已抢救的文献中,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阅览服务,缩微文献正成为读者利用的热门文献。

  展览将从11月26日持续展出至12月21日,观众可持身份证免费到国家典籍博物馆进行参观。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