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四川内江:200多座顺河崖墓群成待解千古之谜

四川内江:200多座顺河崖墓群成待解千古之谜

时间:2014-11-28 11:21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近日,记者应邀来到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走近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附近,约两平方公里的墓群映入眼帘。

  近日,记者应邀来到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走近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附近,约两平方公里的墓群映入眼帘。

  据了解,顺河崖墓群造于东汉,位于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要有蛮子山崖墓群、观音洞崖墓群、狮子山崖墓群和后山崖墓群等,总计约200多座。墓群所在山崖呈条形,长千余米,宽几十至几百米;崖墓大小不一,由墓主人身份地位等决定,大的高10米如小山,小的双手能合抱。

  进入稍大墓室,1米左右的墓门上雕着各种图案,形制各异、丰约相间,墓壁的“花鸟虫鱼”仍清晰可见,有的墓室还可见熹平、延熹等东汉年号及墓主人的隶书题记。一座墓室一具石棺,较大的墓室深度近10米,近2米长的棺床正对墓室大门,石壁上还凿有大小不等的若干石台,以存放陪葬物品。

  “遍布山腰的古墓群,内含许多待解之谜。”据内江东兴区文管所所长王晓介绍,当地人习惯把古墓叫“蛮子洞”,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曾到顺河,为破解尘封千年的崖墓之谜,走访了大量村民和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蛮子洞”为“蛮人”墓穴,“蛮人”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对蜀人和巴人的称谓。另据《华阳志》记载,蜀人和巴人的生死观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崖墓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反映了“事死如生”的厚葬观。这种淡化了生与死界限的葬礼,表达的是“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次新的过渡及新的开始。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