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开幕 严歌苓汪国真等齐聚

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开幕 严歌苓汪国真等齐聚

时间:2014-11-20 09:5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严瑜
11月19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吉狄马加、陈若曦、严歌苓、汪国真等海内外400余名华文文学界人士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文化,海内外华文作家始终将此

  

 

  11月19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吉狄马加、陈若曦、严歌苓、汪国真等海内外400余名华文文学界人士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文化,海内外华文作家始终将此视为自己坚持不懈的使命与追求。

  华文文学已成软实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热”、“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全球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1亿人。“这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华文文学已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台湾的华文作家陈若曦在大会高端论坛上表示,随着汉语走向世界,海外华文作家也应该通过华文文学作品,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风采,继“汉语热”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再掀一股华文文学热。

  对此,华人作家严歌苓结合自己在海外多年的写作经历,认为华人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从自己内心的感动出发。“中文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语言,非常丰富,也非常深奥,我们要做的就是写好中国文学,让世界深度地理解中华文化。”她表示,传播和翻译中国文学的方式也很重要。

  让中华文化海外生根

  从早期的“留学生文学”到当代的“新移民文学”,随着华人在海外生活状态的变化,华文文学也正发生着悄然改变。

  “‘留学生文学’多以乡愁为主题,表达海外华人希望回归故乡的心声,‘新移民文学’则更多地反映海外华人逐渐融入移居国社会文化的新面貌。”陈若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华人作家叶周也在大会讨论中指出,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海外华文作家开始更加频繁地穿梭于中国和世界各地之间,他们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历史与现实,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活,而是一个广大世界的融合。

  “我的职业使我成为一条纽带或桥梁,联结着两种语言、两个文化、两种社会,也联结着故乡和他乡、母国和新祖国。”来自澳大利亚的华人作家洪丕柱将此视为自己的使命之一。

  多种文化的交融,多元视角的汇聚,这已成为华文作家创作的一个新优势,也让他们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文化时更加从容与自信。

  “随着华文作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他们也能让中华文化通过他们的作品在当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陈若曦说,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乃至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需提升全球影响力

  “客观地来说,当代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还不完全适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当代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作家、青海省委常委吉狄马加在高端论坛上指出,目前华文文学在发展和传播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来自海内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界人士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诗人汪国真结合自身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提出华文作家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诗词中通俗易懂、引发共鸣以及经得起品味的创作规律,并借助音乐的形式,以诗言志,以歌咏言,更好地推动华文诗歌以及华文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刘斯奋认为华文文学在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守住自身传统的审美理想,去俗还雅,让华文文学真正具有独到的眼光,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尊重。

  “我们也可以借鉴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德国的‘歌德奖’,专门设立一项面向全球华文作家的高品质国际性文学奖项,以此提升华文文学的全球影响力以及华语写作的世界性地位。”吉狄马加建议。严瑜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