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14-10-27 14:08来源:新华网 作者:朱银涛 何从
25日下午,由包商银行主办,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北京东方国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5日下午,由包商银行主办,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北京东方国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文化产业、金融业界的专家、学者和资深人士围绕“小微文化金融的创新战略与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对话,以期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探索和寻找发展的路径和答案。

  本次论坛以“小微文化金融的创新战略与路径”为主题,聚焦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现状与瓶颈。论坛围绕“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与突破”、“小微文化金融与文化艺术资源化的创新与发展”这两个议题展开。本次论坛是在国家有关文化金融以及小微文化金融政策连续出台,特别是今年助推政策聚焦小微文化金融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共促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了多方共识。与会嘉宾从小微文化金融的内生动力与服务环境着手,紧紧围绕“创新”这一热点问题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思想研讨与实操对话,极大地拓展小微文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金融与现行的国家经济政策相结合。

  包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监事会主席李镇西先生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小微金融是包商银行发展的命脉,包商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坚持为小微企业服务;在商业模式上,努力打造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集成商”。推出小微文化金融不仅是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重要领域,也是打造文化金融品牌的重要举措。包商银行将聚焦衣食住行、育娱医寿,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在深化转型中锐意打造一个全新的包商银行。

  在议题一“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与突破”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少峰教授以“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商业模式”为题演讲。他区分了小微文化企业的四个层级,进而提出了投融资的三合一模式,并特别针对小微文化企业大部分属于初创阶段这一特点,探讨了创业企业的股权投资模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在“小微文化金融在推动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的演讲中指出了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特色:传统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文化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他指出文化产业也将在区域经济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王勇则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介绍了陕文投集团的实践探索。陕文投集团为破解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出了传统金融服务创新、文化资产证券化、文化资产确权评估体系等三大实践探索,并且展望并预测小微文化金融的未来趋势。

  在议题二“小微文化金融与文化艺术资源资产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包商银行副董事长金岩立足商业银行视角,从“文化、经济、金融”的宏观层面指出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产品和服务针对性,不断提高服务小微文化企业的水平。 胡月明的演讲主题是“艺术品投资的闭环运营模式”,他指出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瓶颈,提出了艺术品闭环投资的解决方式,还具体从艺术品一级、二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区分了艺术品闭环投资的不同模式以及该模式的局限。

  潍坊银行董事长史跃峰结合了潍坊银行在艺术品质押贷款的实践,进一步探讨了金融与艺术品市场融合发展问题。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案例将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系统化、机制化,实现了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的常态化。包商银行首席文化顾问、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恭教授主持了以上仪式。

  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学术顾问聘任仪式和《中国文化金融评论》辑丛首发式亦同时举行。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聘任了王勇、陈少峰等人担任学术顾问。学术顾问的聘任进一步夯实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为打造一流的文化金融研究团队打下了基础。而《中国文化金融评论》辑丛一书,是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2013-2014年度中国文化金融产业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是面向文化金融的现实热点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学科跨界研究的一个前沿成果的展现。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