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姚中秋:现代教育体系应引入儒家“人格养成”理念

姚中秋:现代教育体系应引入儒家“人格养成”理念

时间:2014-09-24 09:16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姚中秋认为,要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引入儒家教育理念——“教育要以‘人格养成’为根本目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养成君子’。”

  今年是孔子诞辰的2565周年,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孔子诞辰来临之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委托搜狐网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并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儒家学者姚中秋进行了专访。姚中秋从儒家教育的本源谈起,条分缕析地讲述了儒家传统在历史上的作用,并说明如何将它更好地与现实的问题相结合。

  谈到儒学的现实意义,姚中秋表示,孔子思想中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鉴学习的地方,并认为“过去一百年, 中国教育出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抛弃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形态。”

  千百年来,《论语》一直被奉为儒家学说的经典代表作,而《论语》中记述最多的就是孔子对其弟子言传身教的细节。基于自己多年来对儒学的研究,姚中秋认为,儒家对今日中国首要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形态。“儒学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强调所谓的‘学’——也就是教育。它既表现为学术思想,也表现为教育思想。”他进一步解释道,纵观历史,世界上大多数文明的主流教化体系都是宗教信仰,而孔子以及他以后的“先贤大儒”教化民众却是通过启发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崇拜神明。“我觉得这是中国文明最伟大的地方,”姚中秋说,“所以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中国社会能够维持良好的秩序,儒家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过去一百年,中国教育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抛弃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形态,它造成了中国社会诸多严重问题的出现。”在姚中秋看来,我们今天所碰到的几乎所有问题,不论是个体精神上的焦虑,还是市场秩序的不健全,甚至社会秩序的混乱,都源自于教育的欠缺。“当代人如此浮躁,就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明道’——不知道我们为何要来到这个世界,即使有些人知道活着的价值与目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这些价值目的。就好像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是怎么孝顺?什么才叫孝顺?这些都是需要教化的,我们的教育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才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获取。”

  今天的中国要复兴优秀传统文化、让孔子思想和学说发挥出现实意义,首先就要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引入儒家教育理念——“教育要以‘人格养成’为根本目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养成君子’。”

  姚中秋认为要通过教育实现“人格养成”,一个重要的形态就是让孩子有机会认真研读中国经典,把中国的经典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的一部分。“让人比较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今年4月份通过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里提出了要在小学、中学、大学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我觉得这就是中国教育走上正轨的标志。 ”

  在访谈中,姚中秋特别强调,要重建儒家教育体系一定要因时而异,不是全盘照搬古人的做法。“我只是希望用儒家的教育思想为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构筑一个基础,孩子有了这样一套教育体系之后,就大体上可以养成比较健全的人格。这时候他再学其它的东西,会学得更快,尤其重要的是他知道学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