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河北出土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

河北出土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

时间:2014-05-26 14:57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我国目前留存的西夏历史资料极为贫乏。河北省大名县出土的一方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近日引起业内专家热议。专家一致认定,此墓志铭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研究西夏移民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新华网石家庄5月26日电(记者张涛)我国目前留存的西夏历史资料极为贫乏。河北省大名县出土的一方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近日引起业内专家热议。专家一致认定,此墓志铭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研究西夏移民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后被蒙古灭掉,西夏居民逃往各地。由于蒙古灭西夏后未给西夏修史,西夏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资料极为贫乏。后来,蒙古又灭宋朝建立元朝。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大名县,在宋朝时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在元朝是路府所在地。在大名旧治乡陈庄村发现的这块元代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高60厘米,宽35厘米,一面为西夏文,两行并列共11个字,翻译过来为“小李统军大”“田氏,夫也,阿母”。一面为汉文,顶部有篆书“小李钤部公墓志詺”8字,正文为《小李钤部公墓志》,全文共21行,500余字。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科院、河北师大以及河北邯郸文史界的数十位专家,围绕这块墓志铭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根据此碑文中记载,这块墓志记述的是小李钤部及其子孙三代在大名任职长达60余年的情况。它同时证明了西夏后裔当时在大名生活的事实。但大家就墓志中提到的“钤部”是否是“统军”的别称,“阿母”代表的是“母亲”还是“祖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专家们还表示,这是迄今已知的元代唯一西夏文与汉文合璧墓志铭,对西夏及元代考古都是重大发现,尤其是对研究西夏文化极具价值及意义。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