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传统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双方经贸、交通、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其中传统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中医药逐渐被中亚人民广泛接受,有病看中医吃中药,如今在中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中国同中亚传统医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古代中医史和世界医学史记载,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就开始大量外传到中亚地区。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伊斯兰地区用阿拉伯文汇集的阿拉伯医学也逐渐兴起,其内容融汇了大量中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中亚国家有重视针灸、中草药的传统,发展中医药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亚各国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和投入,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传统医学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相关资料,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非常鼓励设立中医诊所,为此专门设立了相应机构,负责管理中医诊所、中草药、中成药等市场。首都比什凯克市开办了数十家个体中医诊所,但还是满足不了需要,一些吉国民众专程来华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两国有关医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比什凯克市政府代表团还曾专程访问过北京中医医院。 塔吉克斯坦有许多到中国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有的一学就是十几年,从学中文,到中医针灸本科、硕士,再到博士。该国卫生部曾派团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考察和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探讨双方在传统医学方面的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发展中医药方面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20世纪80年代,全苏共有7个针灸疗法教学中心,其中一个就设在首都塔什干。独立后,该国医药行业发展较快,政府积极鼓励发展中医药行业,对中医药的市场需求潜力也较大。 哈萨克斯坦目前流行着一股中医风,中医按摩、中药理疗、中式美容等都被视为最健康、最环保、最神奇的治疗方法。不少政府高官和家属经常到中国来理疗治病,甚至还邀请中医专家赴哈看病。当地居民对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中草药非常喜欢,经常托人赴华采购。 土库曼斯坦对植物疗法——草药疗法更是情有独钟,在民间医学中已被使用的药用植物有2000多种,虽然只有100多种允许在科学医学中使用。拥有医学博士头衔的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非常关注本国医疗事业发展,致力于推动药用植物研究,著有《土库曼斯坦药用植物》一书,详细介绍了200余种药用植物在土分布情况、生长习性、化学成分以及配制和服用方法等,具有很高的医药参考价值。2011年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来华访问前夕,中土双方还专门在北京举办了该书的中文版首发式,有力推动了两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 在当前西医盛行,中亚国家西医技术也较为发达背景下,中医药为何会受到中亚民众的广泛青睐呢?这就要从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来分析原因。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一是由于中亚国家居民饮食结构的原因,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病症在中亚国家居民当中比较普遍,而中国的传统中医治疗此类疾病见效快、疗效好;二是中草药价格便宜,而且属绿色环保药品,副作用小,相对于中亚国家居民消费水平来说,更加易于接受;三是中医的推拿针灸技术对治疗脊椎增生等疾病疗效显著。世界卫生组织也已证实,针灸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四是培养中医人才的费用成本低,医疗设备投入小,这是各国投资发展中医诊所普遍关注的。此外,随着中餐饮食文化的推广普及,中医倡导的饮食疗法也逐渐被中亚民众所了解,中国的绿茶(花茶)、大枣、银耳等的药用价值渐渐被他们所接受。 中国同中亚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缘条件及文化传统决定了双方加强传统医学合作的可能性。随着中医药国际化速度的加快,未来中医药在中亚国家的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双方合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随着中医药在世界推广速度不断加快,关于中医药的政府间合作将会明显增多。双方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加强沟通与协作,推动传统医学领域合作。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着手同中亚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开展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二是针对个体中医诊所规模小、设施差、接诊能力有限等问题,可以在中亚国家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综合性中医医院,邀请权威中医专家坐诊,扩大中医药在中亚国家的影响。 三是很多中草药在中亚国家境内都有广泛分布,而我国在中医药理论、人才和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可以在中亚国家建设大型中医药制药厂,既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生产出来的中成药和制剂除在当地销售外,也可以输往中国。 四是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双方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制定中医药的产业标准,规范和扩大中医药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五是可以在中亚国家建立中医药院校并在现有的医学院中增加中医中药专业的课程,由中方派遣中医药专家授课或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中亚国家属地人才培养。双方医药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进行联合项目开发或理论研究,带动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