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尘埃落定》曾多次被退稿 上市当年销售20万册

《尘埃落定》曾多次被退稿 上市当年销售20万册

时间:2013-04-19 11:17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辽沈晚报
十五年前,一部《尘埃落定》将阿来的名字印在经典行列之中,这部被时任策划人张福海誉为神品的作品,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仍旧大放异彩。在该书出版十五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出版方透露,《尘埃落定》是一部已经发行超过百余万册的图书。
  
 

       十五年前,一部《尘埃落定》将阿来的名字印在经典行列之中,这部被时任策划人张福海誉为“神品”的作品,在十五年后的今天仍旧大放异彩。在该书出版十五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出版方透露,《尘埃落定》是一部已经发行超过百余万册的图书,同时,它创下了单本图书海内外版权量最多的一本图书,获得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国内外数个大奖。
  
  策划人张福海透露,阿来的《尘埃落定》在此前已递过数家出版社,但均被拒。
  
  谈及听闻《尘埃落定》,张福海表示:有一天在楼道里,责编看见我,跟我说,福海,有一本好书,你能不能看一看。我说为什么要看?她说社里说了半天才印1万,但我确实觉得这个书很好。我说你跟这个作家非常熟?她说真的这个作家非常好,这个书转了几家,我觉得非常好。
  
  当时,出版社已经答应将《尘埃落定》的首印扩为一万册,而在当时,文学类图书的一般起印数量仅为五千册,好一些的书也不过八千册,所以将《尘埃落定》的首印扩为一万册,已经相当不易。张福海说,当晚,他首次阅读了《尘埃落定》,一直到凌晨四点,将这本书看完。
  
  “坦白说,看得我泪流满面,一夜的阅读让我觉得,这么多年才读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但这种阅读心态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一个特别期望值的情况下,突然遇到这么好的东西,不得不令人热血沸腾。”
  
  第二天,张福海找到了社长,他坦言,这本书印一万册实在是太少了,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印五万册。“当年我们有一个案例:《古船》下了相当大的决心印了五万册,结果当时才卖掉八千册。”有了前车之鉴,社长自然对五万册的说法表示质疑,他认为即便是再好的书,印五万册也可能赔钱。他问张福海“赔了怎么办?”张福海说,“赔了扣我奖金吧!”社长说,“你奖金才几个钱?”于是张福海说,“那就扣工资吧!”“实际上也就是表表决心,但社长最终答应了。”张福海说,五万这个数字让人相当兴奋,但压力也相当大。结果当年,尘埃落定销售二十万册,远超过五万这个数字。
  
  谈及当年《尘埃落定》的出版,《当代》副主编周昌义坦言:“我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伤痕文学刚过去,到了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的时候,地摊文学也悄然兴起来。当时大多数作家创作的时候都有一种忧虑,担心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大众所接受,作为图书编辑,在这方面就更担心了。”“当时如果有性描写,作品更容易受到读者欢迎。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在当年畅销就有着这方面的原因,作品中的性描写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相反《尘埃落定》从写作到推广、到出版,整个出版界、评论界有意识要去打造一个‘贞节牌坊’似的作品,读过《尘埃落定》的编辑都认可它好,但都担心它没有读者市场,结果打造成功了。”周昌义说。
  
  辽沈晚报记者顾珍妮
  
  记者新浪微博MS-Jane,有新闻线索@我哦!
  
  练五笔字型“顺手”写出《尘埃落定》
  
  时间过去好久了,我经常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作家这个词,也不知道文学。
  
  在山上放羊的时候,路边一个小亭子有一些报纸,是《沙家浜》的剧,我在那看,大概就是这样开始接触到文学。
  
  我自己做文学,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我上正规的学校很少,因为害怕考试是其中原因之一,后来我想换一种方式,自学,而且阅读是很好的学习,写作也是很好的学习。
  
  当然对于写作,我自己有些时候对于成不成功,有点心不在焉,但我每写一本书,更看重的是这本书有没有帮助我认识这个世界,我的知识面有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写作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一方面我很认真的写字,这样一种奇妙的文字,每个东西放在那,方方正正,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不同的意思,代表不同的意义;另外一方面在小说的形式、语言价值上,我也有很强的游戏心理,但这个游戏心理是一种智力心理,觉得我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小自信。
  
  我很感谢我的一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忽然接触到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后来我知道,它叫文学。30岁的时候我曾写过两本小说,但是都有过去文学的影响,或者被当时的风气所左右的。
  
  有一段时间我不想写了,我觉得当一个好的读者很好,停下来有四年时间没有写,我觉得老写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单纯阅读。
  
  在藏族有一个很好的普通文学的环境,我开始做一些地方性的研究,没有刻意做学问,只是解答一下自己的提问,或者说哲学上的问题:比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有一天我在电脑上敲字,就是一台286电脑,练五笔字型,练着练着,我觉得顺手写一点东西,就这样开始。中间还停了两个月看世界杯足球赛,结果巴乔那次罚点球踢飞了。
  
  无论如何这本书出来了,它的经历比我自己的经历奇妙。
  
  阿来口述记者顾珍妮整理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陈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5-12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