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白城市纪委监委在处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中发现,市直某单位干部王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仍然在年度考核中评为称职,并领取了一个月奖励工资。针对该单位受处分人员年度考核等次不当、处分期内违规发放奖金问题,检查组现场督促整改,违规发放的奖金被责令追缴。(8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听说过收购东西打白条的,没听说过,执行处分“打白条”的。但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上述报道中出现的执行处分“打白条”现象,不但不落实,而且,考核称职,奖金照拿,真的让人无语了。 或许,单位管理者认为,这样做,是对被处分者的呵护,但是,无形中却淡化了纪律的严肃性,降低了权威性,让严格法纪成为了“纸老虎”。当然,也削弱了警告处分的效果。如此对待警告处分,折射了单位管理者头脑中的“纪律荒芜”。 为何会出现“纪律荒芜”呢?两个原因,一是习惯成自然。自己是单位的管理者,凌驾于纪律之上,自己从内心深处就不够敬畏纪律,所以,对上级监管也就“淡然”处之了;二是人情至上。总认为,管理一个单位和员工,必须坚守人情理念,这样,才能团结合作,凝聚力量。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担心利益瓜葛、“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等。总之,不管怎样的原因,单位管理者头脑中的纪律荒芜是硬伤,缺乏对纪律权威性的自觉维护。 单位执行处分“打白条”,危害多多,让当事人有恃无恐,不汲取教训,不敬畏纪律;让党纪法规被架空,致使人情泛滥。最终,不利于单位集体坚守原则、秩序井然、提高质量。杜绝这样的现象,需要下三个方面的硬功夫。首先,加强对单位管理者的纪律教育,督促其做遵守本单位纪律的模范,让规矩在其头脑中生根;其次,做好对纪律处分落实的跟踪监督工作,防范打折扣、“被缩水”。第三,做好对落实纪律不力情形的追责工作,凸显“不执行纪律处分就是违纪”的敬畏意识。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执行纪律是我们保证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性保证。落实纪律处分是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底线和基本担当,不能失落。基层管理者头脑中的纪律意识不容“荒芜”。 (申可玉) (编辑: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