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新华网评:过年方式变迁,“年味”从未走远

新华网评:过年方式变迁,“年味”从未走远

时间:2018-02-08 13:31来源:新华网 作者:韩家慧
社会高速发展,过年方式也随之变迁,虽然象征传统年俗的符号日益减少,但过年平安团圆的寓意从未改变。

韩家慧

  社会高速发展,过年方式也随之变迁,虽然象征传统年俗的符号日益减少,但过年平安团圆的寓意从未改变。

  小年已至,春节进入倒计时。此刻,有人踏上回家的旅途,有人思念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有人试图寻找年的气息和味道。

  何谓年味?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年味是一家人亲手包的饺子,年味是到长辈家拜年领压岁钱,年味是穿新衣、扫阳尘、放鞭炮……年味是来自传统习俗符号背后的仪式感。

  如今,社会变迁,一些传统年俗中的仪式渐远,让不少人难以适应,觉得年味淡了。

  其实,变的是过年的方式,不变的是陪伴团聚的内涵:记忆中的拜年是磕头作揖,现在手机发送新春祝福“指尖拜年”更受欢迎;记忆中的领压岁钱讲究礼节,现在争抢网络红包不亦乐乎;记忆中的年夜饭是对厨艺的考验,现在网购半成品甚至到饭店定制依然吃出幸福团圆的滋味;记忆中的年是走亲访友话家常,现在抛开迎来送往的繁琐礼节,举家出游渐成潮流。

  记忆总是倾向于强化美好,童年真实的年味未必就如记忆里那般光鲜亮丽,它们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们盼望过年更多折射的是对吃好饭穿新衣的富足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有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过年方式的转变就是其中之一。

  新的过年方式注入时代内涵,赋予现代意义,逐渐衍生成新的年俗文化,而经过时间的沉淀,今天的新年俗也会变成旧俗走进历史。

  过年方式的变迁让童年年味和盼望过年的心情不再,但过年祈求平安团圆好运的内核,从未走远。保留旧记忆,拥抱新趋势,开心过大年。

(编辑:明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