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有关房贷政策放松的消息在市场掀起波澜。22日,有市场传言称,央行已经通知四大行,要求放开限贷,鼓励首套房贷款,同时二三套房贷款也可恢复至基准利率。更有传言称,四大行将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只要房贷贷款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9月23日《经济参考报》) 传言尚未被权威机构证实,但并非空穴来风。继南京加入松绑限购大军后,全国仍坚持限购的城市仅剩6个。即便如此,楼市依然低迷。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8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出现下降。放松限购无效后,新一轮政策松绑的重点必然是信贷。 放松信贷是为了“救市”?有此意,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目前来说,房子应该是民众最重要的资产,而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产升值。资产升值能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虽然老百姓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怨声载道,但经济发达、民众生活水平高,房价趋于昂贵是难以避免的。反过来,一旦房价急速下跌,资产贬值,造成银行债务违约,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房地产行业贷款估计占到影子银行贷款的40%以上,持续下滑可能摧毁脆弱的融资网络。所以,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现状需要改变,并且避免楼市崩盘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调控逐渐让渡给市场调节。 那么,此次放松信贷会不会引发房价大幅上涨?不妨先回顾一下以往十年的调控。“十年九调”,政策一次比一次严厉,房价却是“屡调屡涨”。“限购”、“限贷”只是误伤了那些有购房需求的人。以北京为例,外地人纳税五年才能有购房资格。五年的时间,房价早翻了几番,机会不公让更多人“望房兴叹”。所以,最好的调节,应该是给市场松绑,释放消费需求,从而扭转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就“房贷贷款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这项政策而言,它有利于刺激改善型住房的需求。 过去30多年,中国商品房存量增加,但中国城市居民仍然缺少现代住房,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住在简陋的居所中。在引入私人住房市场之前,1979-1999年间,政府建造了一批“老”房子,后来,住建部也承认,这批住房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还有一批是不上市出售的公寓房,这些主要是小户型保障性住房(平均面积约为60平方米)或临时性工人宿舍。应该说,随着人均收入增加,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是很大的,有可能成为购房主力,支撑房地产市场平稳过渡。 现在的问题在于,放松信贷会不会释放出“楼市恶化”的信号?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特别是中小城市空置房数量增加,一些人可能会因恐慌而抛售房产。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那些有改善住房需求的潜在买家会不会持续观望?另外,房地产调控由政府逐渐让位给市场后,政府要做的其他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像底层民众的住房问题,政府就可以大有作为,比如改造棚户区、建设保障房等等。(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