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防止地方和全国GDP“打架”根子在哪儿?

评论:防止地方和全国GDP“打架”根子在哪儿?

时间:2014-09-10 16:47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解放日报
日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14年上半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除了对数据所呈现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关注,地方GDP总和和全国总量的再次“打架”情况也成为争议热点。

  塬标题:评论:防止地方和全国GDP“打架”根子在哪儿?

  日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14年上半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除了对数据所呈现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关注,地方GDP总和和全国总量的再次“打架”情况也成为争议热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GDP 为269044亿元,而31个省份上半年GDP总和为302835.59亿元,超过全国总量33791.59亿元,超出部分约佔全国GDP比重约为12.56%。

  事实上,地方和全国GDP数据“1+1>2”的怪圈由来已久。自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GDP 统计和公布方法以来,地方GDP总和与全国GDP之间,一直存在差异。1996年地方GDP总和首次超出全国GDP,到2007年前,两者差值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然而近年来,地方GDP总和超出国家值的绝对数和相对比例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中,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GDP的差值依次为2.44万亿元、3.55万亿元、4.83万亿元、5.76万亿元和6.1万亿元。

  按照我国GDP核算制度,国家GDP和地区GDP实行分级独立核算,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统计局根据各地从县市级到省级逐级往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国外有的国家也採用这种GDP 核算模式。一般来讲,採用这种模式,地区与国家GDP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地区与国家GDP差距则比较显着。

  之所以出现这样巨额差距,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在对基础数据缺口的检验推算中,隻能制定推算的塬则和幅度区间,很难制定全国统一的推算标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第叁产业在GDP中佔比逐步提升,但各地区服务业统计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区使用或部分地使用自己调查的服务业统计数据,这种差异直接传递到GDP上。

  除了核算方面的“硬件”问题,随着地区GDP越来越受到关注,地方政府对GDP的过度崇拜也是导致地方GDP总和远超国家值的重要塬因。不可否认,当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唯GDP论”,这种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正确的政绩观的直接产物便是“注水”GDP。

  虚高的GDP不仅会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而且会蚕食政府的公信力。地方GDP屡屡“增收”固然要引起重视,但是更要纠偏的,是闪烁在数万亿“误差”背后根深蒂固的“唯GDP 论”观念。近日遭到曝光的化工企业排污沙漠腹地,腾格裡沙漠出现巨大污水坑,正是盲目崇拜GDP所造成的扭曲“环保经济排序”而酿成的悲剧﹔再者GDP也缺乏对民生问题的直接反映,尤其在收入分配差距、就业情况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缺乏明晰的对应关系。因此,GDP固然重要,但并非全部,过分夸大GDP的用途和作用,隻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含民生”的综合GDP,而非“纯经济”的单一GDP。

  因而,如何正确看待GDP至关重要,习总书记曾说过:“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 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政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当前,我国部分县市也在积极尝试逐步告别“唯GDP论”时代,据统计,目前明确取消GDP考核的县市已经超过70个,重民生将成为政绩考核的新导向。这将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增加国民幸福感,同时也从根本上使得GDP数据更加客观化。

  (作者 单位: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